[實用新型]防眩聚光組件及具有該組件的LED天花射燈無效
| 申請號: | 201120184485.6 | 申請日: | 2011-06-0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092008U | 公開(公告)日: | 2011-12-28 |
| 發明(設計)人: | 傅海勇;林喜泓 | 申請(專利權)人: | 傅海勇;林喜泓 |
| 主分類號: | F21V13/04 | 分類號: | F21V13/04;F21S8/04;F21V29/00;F21V17/10;F21Y101/02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張艷美;郝傳鑫 |
| 地址: | 518129 廣東省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聚光 組件 具有 led 天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聚光組件,尤其涉及一種防眩聚光組件及具有該組件的LED天花射燈。
背景技術
隨著經濟快速發展,相應的,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資源,從而加重了自然資源緊缺的程度,因此,尋求一種既能促使經濟快速發展又能減少自然資源消耗的這一課題,成為越來越多企業所要關注的目標之一。其中,在照明行業中,高效、節能的產品越來越受到企業的青睞,而LED(英文全稱為:Light?Emitting?Diode,中文全稱為:發光二極管)天花射燈作為高效、節能的產品一種,它的出現為社會節約了不少的能源,但是,目前它還存在如下的不足。
現有的LED天花射燈包括散熱器、空心的外殼、具有弧形反射面的反光杯、LED燈源及封裝蓋,外殼的一端與散熱器套接,外殼的另一端與封裝蓋套接并形成收容腔,封裝蓋開設有與收容腔連通的通光孔,LED燈源呈與通光孔正對的收容于收容腔內并固定在散熱器上,反光杯收容于收容腔內且位于LED燈源外,且反光杯的一端與散熱器抵觸,反光杯的另一端與封裝蓋抵觸。照明時,LED燈源四周的光線經過反光杯的弧形反射面的反射穿過通光孔照射出去,而LED燈源的中心處的光線不需經過反光杯的弧形反射面的反射直接地穿過通光孔照射出去,使得LED燈源的光照散而不集中,光照效果差,從而使得現有的LED天花射燈的聚光效率極差,同時,由于LED燈源直接的暴露于人的視覺里,故使得該LED燈源射出來的光線會使得人們產生眩暈的感覺,長時間會破壞人的視覺系統。
因此,急需要一種既能防眩又能提高聚光效率以提高照明效果的防眩聚光組件及具有該組件的LED天花射燈。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防眩聚光組件,該防眩聚光組件既能防眩又能提高聚光效率以提高照明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高一種LED天花射燈,該LED天花射燈具有本實用新型的防眩聚光組件,從而使得本實用新型的LED天花射燈既能防眩又能提高聚光效率以提高照明效果。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提供一種防眩聚光組件,適應于安裝在燈座上對燈座上的燈源進行聚光,其中,所述防眩聚光組件包括反光杯及透光的防眩蓋,所述反光杯貫穿的開設有反射腔,所述反射腔形成呈內凹式的第一反射面,所述防眩蓋沿聚光方向內置于所述反射腔內,內置于所述反射腔內的所述防眩蓋的底端遮蓋所述燈源并開設有供所述燈源收容的底腔,所述防眩蓋的頂端開設有頂腔,且所述防眩蓋的側面呈內凹式設置,所述頂腔與所述底腔正對,所述頂腔的開口大于所述底腔的開口,所述底腔形成呈內凹式的第一折射面,所述頂腔形成第二反射面,所述防眩蓋的側面形成與所述第一反射面相對應的并呈內凹式的第二折射面。
較佳地,所述反光杯與所述防眩蓋沿聚光方向位于同一中心線上,使得反光杯和防眩蓋的配合更好,從而為更好的防眩和聚光效果創造更好的條件。具體地,所述第一反射面、第二反射面、第一折射面及第二折射面均為以所述同一中心線為旋轉中心的回轉面,一方面使得第一反射面、第二反射面、第一折射面及第二折射面的加工容易,另一方面使得第一反射面、第二反射面、第一折射面及第二折射面聚光效果更好。更具體地,所述第一反射面的母線的曲率小于第二折射面的母線的曲率,所述第二反射面為圓錐面,所述第一折射面為二次曲面,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聚光效率以提高照明效果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的LED天花射燈包括散熱器、LED燈源、封裝蓋、空心的外殼及本實用新型的防眩聚光組件。所述外殼的一端與所述散熱器套接,所述外殼的另一端與所述封裝蓋套接并形成收容腔,所述封裝蓋開設有與所述收容腔連通的通光孔,所述LED燈源呈與所述通光孔正對的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內并固定在所述散熱器上,所述防眩蓋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內,所述防眩蓋的一端遮蓋所述LED燈源并與所述散熱器抵觸,所述防眩蓋的另一端與所述封裝蓋抵觸,所述反光杯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內并位于所述防眩蓋外,所述反光杯的一端與所述散熱器抵觸,所述反光杯的另一端與所述防眩蓋抵觸。
較佳地,所述外殼的四周開設有若干與所述收容腔連通的散熱孔,便于LED燈源的散熱。
較佳地,所述散熱器朝所述外殼凸伸出套接凸頭,所述套接凸頭插入所述外殼內與所述外殼套接,具體地,所述套接凸頭上沿垂直于所述套接凸頭的方向凸伸出若干導向限位塊,所述外殼開設有與所述導向限位塊配合的導向限位槽,使得散熱器與外殼的套接更可靠。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傅海勇;林喜泓,未經傅海勇;林喜泓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2018448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外夾式超聲波傳感器
- 下一篇:彈簧薄膜式減壓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