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帶泵油的柴油濾清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120173158.0 | 申請日: | 2011-05-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132158U | 公開(公告)日: | 2012-02-01 |
| 發明(設計)人: | 江志勇;戴禮強;鄒凌華;吳成明;趙福全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吉利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2M37/22 | 分類號: | F02M37/22;F02M37/16 |
| 代理公司: | 臺州市方圓專利事務所 33107 | 代理人: | 張智平 |
| 地址: | 317000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帶泵油 柴油 濾清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汽車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柴油濾清器,特別是一種帶泵油的柴油濾清器。
背景技術
柴油濾清器的作用是濾除燃油系統中的有害雜質和水分,保護發動機的正常工作,減少磨損,避免堵塞,提高發動機壽命。柴油濾清器的濾芯多采用濾紙,也有采用毛氈或高分子材料的。汽油濾清器的濾芯多采用濾紙,也有使用尼龍布、高分子材料的。柴油濾清器的結構大致與機油濾清器相同,有可換式和旋裝式。
柴油車在車輛下線后、燃油管路維修結束后、車輛放置時間久或天氣較冷等情況時,我們發動柴油車前需要泵油,目的是為了在發動柴油車前保證柴油濾清器及燃油管路里面有一定的油量。
目前主要采用獨立的手油泵來進行泵油,如專利(CN2093246U)所公開的一種手油泵,用于汽車加油的手動油泵,活塞筒內有一個手動活塞,筒的前端有一個吸油閥和一個出油閥,吸油閥蓋通過閥蓋銷連接在吸油閥殼的同側,出油閥蓋通過閥蓋銷連接在閥座的外側,兩閥蓋均可沿各自的閥蓋銷軸向移動而啟、閉閥門,反復推、拉活塞從而交替的進行吸、排油過程。該油泵小型輕便,但手油泵和柴油濾清器并沒有集成在一起,使得在發動機箱內布置和裝配的時候比較占空間,也比較麻煩。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的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提供一種操作比較方便的帶泵油的柴油濾清器。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帶泵油的柴油濾清器,包括一個殼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殼體內設有濾芯、進油管和出油管,所述的濾芯兩端分別和進油管和出油管相連接,所述的殼體內還設有一個和所述的進油管相連接的泵油裝置,所述的泵油裝置具有一端延伸至所述的殼體外部的拉線,且通過所述的拉線能使所述的泵油裝置向所述的進油管內注入油液。
本裝置的工作原理如下:燃油通過進油管進入到濾芯內,在濾芯內過濾后才進入到出油管中,通過出油管輸送到柴油機內。柴油車的柴油濾清器布置在蓄電池的下方,在柴油濾清器的內部設置泵油裝置后,能夠將現有的手油泵和柴油濾清器集成在一個整體內,節省了空間,簡化了結構。在泵油裝置內設置一根拉線后,能夠通過拉線的特性將一端固定在發動機箱內容易操作的地方,提高了泵油裝置的可操作性,也方便發動機箱內的空間布置。
在上述的一種帶泵油的柴油濾清器中,所述的泵油裝置包括設置在殼體內的且和所述的進油管相連接的儲油腔,所述的儲油腔內設有能將所述的儲油腔隔成兩部分且能在該儲油腔內滑動的活塞,所述的活塞和所述的拉線相連接,且當所述的拉線被拉動時能使所述的活塞向進油管側移動。儲油腔內存放著燃油,當拉線在外力的作用下拉動活塞向進油管側移動時,活塞將儲油腔內的燃油壓入進油管內,通過進油管注入濾芯和出油管內。
在上述的一種帶泵油的柴油濾清器中,所述的拉線為尼龍繩或鋼絲繩。尼龍繩和鋼絲繩的共同特點是都具有柔軟性,尼龍繩的抗腐蝕性比較好,鋼絲繩的強度比較大。
在上述的一種帶泵油的柴油濾清器中,所述的出油管上開設有一個排氣口。排氣口的主要作用是將出油管、進油管和濾芯中的空氣排出去。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柴油濾清器在其內部設置泵油裝置后,能夠將現有的手油泵和柴油濾清器集成在一個整體內,節省了空間,簡化了結構。在泵油裝置內設置一根拉線后,能夠通過拉線的特性將一端固定在發動機箱內容易操作的地方,提高了泵油裝置的可操作性,也方便發動機箱內的空間布置。
附圖說明
圖1是本柴油濾清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殼體;2、濾芯;3、進油管;4、出油管;5、拉線;6、儲油腔;7、活塞;8、排氣口。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描述,但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這些實施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吉利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未經浙江吉利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2017315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