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悶罐式熱風循環退火爐有效
| 申請號: | 201120172272.1 | 申請日: | 2011-05-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063970U | 公開(公告)日: | 2011-12-07 |
| 發明(設計)人: | 陳衛平;唐紅;謝云巖;朱麟;李行兵;王瓊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南新新線纜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1D9/54 | 分類號: | C21D9/54;C21D1/26;C22F1/08 |
| 代理公司: | 湘潭市匯智專利事務所 43108 | 代理人: | 顏昌偉 |
| 地址: | 411101 湖南省湘潭***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悶罐式 熱風 循環 退火爐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退火爐,尤其是一種悶罐式熱風循環退火爐。
背景技術
目前常用的井式退火爐,退火加熱時間長,退火后冷卻時間長,?整個銅導體退火到冷卻周期長達30多小時,且在退火過程中不能自動控溫,退火爐內上中下受熱不均,導致產品的機電性能不夠穩定。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悶罐式熱風循環退火爐,在銅導體退火過程中自動控制加熱,使退火爐上、中、下部受熱均勻,退火后銅導體機電性能整體均勻穩定,且退火時間大大縮短。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悶罐式熱風循環退火爐,包括爐體、爐膽、爐蓋,爐膽和爐蓋的接合處具有密封圈,爐蓋頂部設置有補氣管、排氣管、電機,所述電機的輸出軸內端深入爐蓋內側且與葉輪裝連,本實用新型還包括電控系統,所述電控系統包括熱電偶、電爐管、溫控表、溫度記錄儀、變頻器,所述爐膽內壁焊接有豎直鋼管,三根熱電偶分別插在豎直鋼管的上、中、下部分,電爐管設置在爐體內壁,分為三段,分別對應三根熱電偶,溫控表和溫度記錄儀連接熱電偶,變頻器與電機相連接,所述爐蓋底部還安裝有導流裝置,導流裝置位于葉輪下部。
為達到更好的技術效果,在爐膽和爐蓋中設置有冷卻水套靠近密封圈。
本實用新型主要用于銅導體特別是銅圓線和銅扁線的去應力退火,其技術效果是:
1)整個退火過程在惰性氣體的保護下進行,爐膽內不會混入氧氣而使銅導體表面氧化,因此產出的銅導體的光亮度好。
2)電機控制系統能記錄溫度曲線,并根據溫度曲線設定好加熱曲線控制加熱,使退火爐上、中、下部受熱均勻,產品的機電性能因此穩定。
3)電機依靠變頻器變頻調速,氣流經導流裝置傳遞,形成從上到下的對流循環,使銅導體受熱更加快速均勻,保證了產品質量,也縮短了退火的時間。
4)爐膽和爐蓋中靠近密封圈處設有有冷卻水套,可以對密封圈進行冷卻,延長密封圈使用壽命。
5)爐膽在水池里冷卻時,電機帶動葉輪旋轉,使爐膽內熱量通過膽壁與水池中的冷水充分接觸,大大縮短了冷卻的時間,銅導體從退火到冷卻整個周期縮短到只有12小時左右。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電控系統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補充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包括爐體15、爐膽9、爐蓋3,爐膽9和爐蓋3的接合處具有密封圈4,爐蓋3頂部設置有補氣管16、排氣管6、安全閥19、壓力表18、電機5,爐膽9內設置有線盤20,所述電機5的輸出軸內端深入爐蓋3內側且與葉輪8裝連,爐膽9和爐蓋3中設置有冷卻水套7靠近密封圈4,本實用新型還包括電控系統14,所述電控系統14包括熱電偶2、電爐管10、溫控表11、溫度記錄儀13、變頻器12,所述爐膽9內壁焊接有豎直鋼管17,三根熱電偶2分別插在豎直鋼管17的上、中、下部分,電爐管10設置在爐體15內壁對應熱電偶2的位置,溫控表11和溫度記錄儀13連接熱電偶2,變頻器12與電機5相連接,所述爐蓋3底部還安裝有導流裝置1,導流裝置1位于葉輪8下部。退火過程中,爐膽9內處于密封狀態,排氣管6將爐膽9內空氣排盡,然后通過補氣管16將爐膽9內充滿惰性氣體,并且定時不斷地補充新的保護氣和排出被污染的惰性氣體,使銅導體的退火過程始終在惰性氣體保護下進行。為防止密封圈4過熱造成老化的情況,在爐膽9和爐蓋3中還專門設置有冷卻水套7靠近密封圈4,在退火過程中,冷卻水套7里的冷卻水與密封圈4進行熱傳遞,有效降低了密封圈4溫度,從而達到延長其使用壽命的目的。
如圖2所示,電爐管10放置在爐體15內,分成上、中、下三段,分別采樣上、中、下三根熱電偶2的溫度信號輸入給溫度記錄儀13與三個溫控表11。通過溫度記錄儀13顯示退火爐溫度曲線,溫控表11采用分溫度段控制,設定每段溫度、加熱時間來自動控制加熱曲線,使退火爐上、中、下部受熱均勻,產品的機電性能因此穩定。變頻器12根據情況設定電機5的運行速率,氣流經導流裝置1傳遞,形成從上到下的對流循環,使銅導體受熱更加快速均勻,保證了產品質量,也縮短了退火的時間。
如圖3所示,爐膽9在水池21里冷卻時,電機5帶動葉輪8旋轉,使爐膽9內熱量通過膽壁與水池中的冷水充分接觸,大大縮短了冷卻的時間,銅導體從退火到冷卻整個周期縮短到只有12小時左右。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實用新型實施的范圍,即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及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實用新型專利涵蓋的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南新新線纜有限公司,未經湖南新新線纜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2017227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