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可修復氣彈簧無效
| 申請號: | 201120169308.0 | 申請日: | 2011-05-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118178U | 公開(公告)日: | 2012-01-18 |
| 發明(設計)人: | 桂萬水 | 申請(專利權)人: | 揚州市明瑞氣彈簧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F9/34 | 分類號: | F16F9/34;F16F9/43 |
| 代理公司: | 揚州市錦江專利事務所 32106 | 代理人: | 江平 |
| 地址: | 225321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修復 彈簧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彈簧、減震器、減震裝置的領域,特別涉及氣彈簧的結構。
背景技術
氣彈簧是一種可以起支撐、緩沖、制動、高度調節及角度調節等功能的配件,廣泛應用于醫療設備、汽車、家具、紡織設備、機械制造等領域。原理是在密閉的缸筒內充入惰性氣體或者油氣混合物,使腔體內的壓力高于大氣壓的幾倍或者幾十倍,利用活塞桿的橫截面積小于活塞的橫截面積從而產生的壓力差來實現活塞桿的運動。目前,氣彈簧后充氣——充入預設氣壓氣體后,壓入鋼球封堵;或前充氣——充入預設氣壓氣體后,測力后不足在補氣的工藝。此方法充氣后基本不能再調整。因充氣工序造成的廢品率高,特別是首件的生產和新品的試制。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可重復充放氣的可修復氣彈簧。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可修復氣彈簧,包括缸筒,缸筒的后端連接后堵,所述后堵內軸向設置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通孔的后端連接第二通孔的前端,第一通孔的直徑大于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內設置閥體、彈簧和螺釘,閥體的后端穿置在第二通孔內,閥體的中部連體設置凸臺,凸臺的直徑小于第一通孔的直徑,凸臺后側的閥體外套置密封圈,密封圈設置在第一通孔內,彈簧設置在凸臺與螺釘之間,螺釘與后堵的前端螺紋連接,螺釘內軸向設置第三通孔。
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上設計,在后堵內形成一充氣單向閥,當充氣結束后由于彈簧的作用將閥體和密封圈向后移動,單向閥自動關閉,無需壓入鋼球封堵。若需再提高壓力,只需調高充氣壓力繼續充補,此時密封圈和閥體向前移動,氣體從第二通孔進入第一通孔再進入缸筒內,無需割去鋼球(割去鋼球會減短尺寸,且高壓氣室割除鋼球較不完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A部放大圖。
圖中,1后堵,2缸筒,3螺釘,4第三通孔,5彈簧,6凸臺,7密封圈,8閥體,9第二通孔,10第一通孔。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缸筒2,缸筒2的后端連接后堵1,后堵1內軸向設置第一通孔10和第二通孔9,第一通孔10的后端連接第二通孔9的前端,第一通孔10的直徑大于第二通孔9,第一通孔10內設置閥體8、彈簧5和螺釘3,閥體8的后端穿置在第二通孔9內,閥體8的中部連體設置凸臺6,凸臺6的直徑小于第一通孔10的直徑,凸臺6后側的閥體8外套置密封圈7,密封圈7設置在第一通孔10內,彈簧5設置在凸臺6與螺釘3之間,螺釘3與后堵1的前端螺紋連接,螺釘3內軸向設置第三通孔4。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揚州市明瑞氣彈簧有限公司,未經揚州市明瑞氣彈簧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2016930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多媒體組播廣播業務會話處理方法及裝置
- 下一篇:多線程軟件并發設計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