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離合器底開關結構無效
| 申請號: | 201120166219.0 | 申請日: | 2011-05-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094003U | 公開(公告)日: | 2011-12-28 |
| 發明(設計)人: | 王帥;吳剛;陳軍;陳文強;潘之杰;趙福全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吉利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H9/02 | 分類號: | H01H9/02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誠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偉敏 |
| 地址: | 317000***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離合器 開關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汽車用開關,尤其涉及一種用于汽車的離合器底開關結構。
背景技術
離合器底開關向發動機控制單元提供離合器狀態信號,安裝在離合器踏板底部,安裝位置與前圍隔音墊距離較小,接插件裝配、拆卸很不方便。公開日為?2010年08月04日、公開號為?201538242U的專利文獻公開了這樣一種離合器開關結構:它包括端磁開關和卡接在離合器踏板臂軸上的卡箍及連接在卡箍上的感應磁鋼,磁鋼鉚接在卡箍上,與感應磁鋼相對應端磁開關通過鎖緊螺母與電纜線相連,電纜線與接插件連接;鎖緊螺母與外鎖緊螺母將離合器開關固定在駕駛臺前板上。它使得離合器開關調整角度方便、磁開關探頭可以合理調整,成本低廉。但是,這種開關結構較之傳統開關完全不同,在開關安裝時需要重新進行安裝設計,特別是開關的接插件被安裝在離合器支架板上,這在很多車型尤其是轎車上安裝由于空間和結構限制是很困難的。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主要是解決現有技術所存在的由于空間限制,離合器底開關接插件裝配、拆卸困難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接插件安裝、拆卸方便、無需改變原安裝設計的離合器底開關結構。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問題主要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的,一種離合器底開關結構,包括頂桿式按鈕,中空連接螺桿,外殼,開關底座,接插件,頂桿式按鈕置于中空連接螺桿上端,外殼固定在中空連接螺桿的下端,底座固定連接外殼,接插件固定連接底座,接插件的插接端口垂直于外殼放置。該方案將離合器底開關由縱向插拔接插件,改為橫向插拔接插件,即優化為接插件的接插端口方向垂直于開關體,解決了離合器底開關與前圍隔音墊距離小的問題,使得離合器底開關接插件插拔變得非常方便,而且不需改變開關安裝設計。
作為優選,開關底座包括開關觸點、座體,開關觸點設置在座體上,使得開關結構簡潔,便于裝配、維護。
作為優選,座體上設置有連接卡扣,座體通過卡扣卡接在外殼上。
作為優選,接插件包括接觸件、殼體,接觸件設置在殼體內。接插件的電氣標準符合汽車接插件USCAR—20規范。?
作為優選,接插件與開關底座是一體結構。接插件的殼體與開關底座的座體是一體結構,使得開關整體性強、可靠性高,開關裝配簡便。
作為優選,接插件是陽性插件。為簡化開關結構,接插件的接觸件使用陽性接觸件,避免使用陰性插件需要彈性結構支持所帶來的接插件體積變大、可靠性降低等問題。
本實用新型帶來的有益效果是,在離合器底開關與前圍隔音墊距離較小的情況下,解決了離合器底開關接插件裝配、拆卸困難的問題,它結構簡單,安裝方便,無需改變原安裝設計。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結構圖。
圖中:1是頂桿式按鈕,2是中空連接螺桿,3是外殼,4是卡扣,5是座體,6是陽性接觸件,7是殼體,8是插接端口。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具體說明。
實施例:?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是一種離合器底開關結構,包括頂桿式按鈕1,中空連接螺桿2,外殼3,開關底座,接插件,頂桿式按鈕1放入中空連接螺桿2的上端,外殼3固接在中空連接螺桿2的下端,開關底座包括開關觸點和座體5,開關觸點安裝在座體5內,接插件包括陽性接觸件6和殼體7,座體5與殼體7是一體結構,座體5通過卡扣4與外殼3連接,連接后插接端口8的方向與外殼3垂直。外部的陰性插件通過插接端口8與陽性接觸件6插合。
使用時,中空連接螺桿2固定穿過安裝孔,并將插接端口8朝外,螺母放在中空連接螺桿2上旋緊,陰性插件通過插接端口8與陽性接觸件6插合。
所以本實用新型具有不受操作空間限制,接插件插接、拆卸容易,結構簡潔,安裝使用方便等特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吉利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未經浙江吉利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2016621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