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便攜式空氣致敏花粉的捕集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120163856.2 | 申請日: | 2011-05-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083569U | 公開(公告)日: | 2011-12-21 |
| 發明(設計)人: | 呂森林;任晶晶;張睿;馮滿;易飛;郝曉潔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1/10 | 分類號: | G01N1/1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何文欣 |
| 地址: | 200444***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便攜式 空氣 花粉 集裝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空氣致敏花粉污染的監測與分析技術,具體涉及一種便攜式空氣致敏花粉的捕集裝置。
背景技術
空氣致敏花粉是導致季節性呼吸道變態反應的最重要因素,我國花粉癥患者在人群中的發病率約為0.?5~1%?,最高的發病地區可達5%。近年來,隨著全球氣候的變暖,植物開花時間提前或延后,花粉播散周期變得無序,花粉致敏患者的數量有逐年增加的趨勢,花粉癥已成為全球性的環境健康問題。
大量資料表明生活在空氣污染地區人群中花粉癥的發病率比那些生活在空氣沒有受到污染的地區人群中的發病率要高,大氣細顆粒和氣態污染物(如NOx,SOx)很容易被吸附在花粉上,通過花粉的遷移而沉淀在鼻腔和眼睛中。有研究表明,硝酸氣體暴露實驗確定在花粉上吸附有很多硝酸,在花粉上氣體的吸附量比那些在自然顆粒、腐植酸和黃沙上吸附量大的多;同時發現吸附量隨著暴露量的增加而增加,這么大的吸附量表明硝酸不僅吸附在花粉表面,而且溶入到花粉內部中。因而,正是由于受到嚴重的污染的飛散花粉含有有毒污染物如重金屬、酸性物質等,引起大都市地區的花粉癥。
目前,以采集花粉為目的的裝置或設備也有不少類型,例如站立式花粉自然收集裝置,真空泵式花粉收集裝置等等。但它們都存在各自的問題。例如站立式花粉自然收集裝置,由于只能靠自然風力作用沉降空氣中的花粉顆粒物,所以它的收集效率很低并且收集效率受到風力大小的影響而并不穩定;另一方面,只能固定點采樣,不方便攜帶。而對于真空泵式花粉收集裝置,由于真空泵的質量一般很大,且泵與捕集裝置分離開來,使用時要用管道連接,所以不便于攜帶且十分不方便使用,通常也只能作為固定點源的花粉收集工具。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便攜式空氣致敏花粉的捕集裝置,避免了通常的空氣顆粒物收集裝置的沉重,不便攜帶等缺點,具有可以輕便地攜帶、安置在需要的地方,收集效率高等優點。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便攜式空氣致敏花粉的捕集裝置,包括外殼,固定槽,電源,電機,膠帶收集膜,控制系統和扇葉,所述外殼由兩個直徑不同的圓柱筒組成,所述固定槽安裝在所述外殼的后端圓柱筒內部,所述電源和電機安裝在所述固定槽內,所述控制系統位于所述外殼的后端圓柱筒的外部,控制整個裝置的電源通斷,采樣時間,采樣頻率以及空氣的流速等;所述扇葉安裝在所述外殼的前端圓柱筒內,與所述電機連接,所述膠帶收集膜位于所述外殼前端圓筒內壁上。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較,具有以下突出的優點:
通過實用新型一種便攜式空氣致敏花粉的捕集裝置,對于研究空氣致敏花粉與大氣污染物的反應,了解大氣污染物對空氣致敏花粉的影響及其作用機制,都有重要的意義。本實用新型裝置避免了通常的空氣顆粒物收集裝置的沉重,不便攜帶等缺點,遵循一體化思想理念,小巧便攜,可安置在需要的地方;由于有持續電力系統供電,采取主動吸收富集顆粒物,收集膜上的顆粒收集效率大大提高,實驗數據顯示,收集效率可達到90%以上。且收集膜的安裝,摘取更換等操作簡單。
附圖說明
圖1是一種便攜式空氣致敏花粉的捕集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一種便攜式空氣致敏花粉的捕集裝置工作時氣體流動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
參見圖1,一種便攜式空氣致敏花粉的捕集裝置,包括外殼4,固定槽1,電源2,電機3,膠帶收集膜5,控制系統6和扇葉7,所述外殼4由兩個直徑不同的圓柱筒組成,所述固定槽1安裝在所述外殼4的后端圓柱筒內部,所述電源2和電機3安裝在所述固定槽1內,所述控制系統6位于所述外殼4的后端圓柱筒的外部,控制整個裝置的電源通斷,采樣時間,采樣頻率以及空氣的流速等;所述扇葉7安裝在所述外殼4的前端圓柱筒內,與所述電機3連接,所述膠帶收集膜5位于所述外殼4前端圓筒內壁上。
參見圖2,接通電源后,電機帶動扇葉旋轉將在裝置扇葉方向形成負壓,裝置前端空氣進入圓柱筒,空氣在進入圓柱筒時經過扇葉改變流線流向顆粒物收集膜,顆粒物由于慣性以及內壁上的膠帶的黏著作用,其中的顆粒物被膠帶收集,在收集過程結束后,收集膜被取下用于實驗分析,再一次采集時可換上新的收集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大學,未經上海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2016385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抑制硫化銅礦物浮選的復合抑制劑
- 下一篇:防水門套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