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沼氣工程余熱利用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120149455.1 | 申請日: | 2011-05-1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133305U | 公開(公告)日: | 2012-02-01 |
| 發明(設計)人: | 何仁真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州科真自動化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8D1/06 | 分類號: | F28D1/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50001 福建省福州市***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沼氣 工程 余熱 利用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余熱利用領域,特別涉及大型沼氣工程的保溫增溫。
背景技術
大型沼氣工程技術發展較快,在北方寒冷地區,沼氣工程的保溫、增溫尤其重要,其中增溫方式主要是利用燃煤、太陽能或發電機組余熱等。利用燃煤增溫不僅浪費資源,還污染環境,使用脫硫除塵設備運行成本高,而且燃煤是不可再生資源,能源緊缺的當今,此增溫方式發展前景不佳。太陽能是清潔能源且資源豐富,但太陽能受天氣狀況限制,尤其是冬季日照時間短難以達到預期效果,還需同時配備備用加熱設備,增加了投資,使用不便。利用發電余熱可以綜合利用資源,但熱量有限,無法滿足工藝使用要求。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緊湊、設計合理、易加工且成本低廉,能有效提高能源綜合利用,并將沼氣工程中分離產生的熱量回收利用的沼氣工程余熱利用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沼氣工程余熱利用裝置,包括殼體、蛇形管、沼氣進口、沼氣出口、冷卻水出口、冷卻水進口、冷凝水出口和污水出口;所述殼體內裝有蛇形管,蛇形管的一端穿過殼體與沼氣進口相連,蛇形管的另一端與沼氣出口相連,蛇形管出口內側開有冷凝水出口;殼體上部開有冷卻水出口,殼體下部開有冷卻水進口;殼體下部呈圓錐形,底部開有污水出口。
本實用新型設計合理、結構緊湊、方便加工、成本低廉,充分利用沼氣工程中的熱能,無污染,不需要增加消耗新能源,減少資源浪費,提高了資源的綜合利用,不受環境影響,穩定性高。
附圖說明
圖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中,1、殼體,2、蛇形管,3、沼氣進口,4、沼氣出口,5、冷卻水出口,6、冷卻水進口,7、冷凝水出口,8、污水出口。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給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說明。
由圖可知,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沼氣工程余熱利用裝置,包括殼體1、蛇形管2、沼氣進口3、沼氣出口4、冷卻水出口5、冷卻水進口6、冷凝水出口7和污水出口8;所述殼體1內裝有蛇形管2,蛇形管2的一端穿過殼體1與沼氣進口3相連,蛇形管2的另一端與沼氣出口4相連,蛇形管2出口內側開有冷凝水出口7;殼體1上部開有冷卻水出口5,殼體1下部開有冷卻水進口6;殼體下部呈圓錐形,底部開有污水出口8。
沼氣從沼氣進口進入,進行內部熱量交換,從沼氣出口排出,進入其他利用系統,產生的冷凝水從冷凝水出口7排出,冷卻水經循環水泵從冷卻水進口6進入本實用新型裝置進行熱量交換,從冷卻水出口5排出。
以上描述均為對本實用新型內容的說明與解釋,是為幫助理解本實用新型之技術內容,而非對本實用新型的任何限制。任何采用等同替代的技術手段實施本實用新型的方案均屬于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保護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州科真自動化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未經福州科真自動化工程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2014945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超細徑手持式可監視光纖內窺鏡
- 下一篇:一種可見光催化劑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