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用于火炬排放系統中的分子密封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120147251.4 | 申請日: | 2011-05-1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066019U | 公開(公告)日: | 2011-12-07 |
| 發明(設計)人: | 高夏;張俊軒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南萬安油氣設備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3D14/46 | 分類號: | F23D14/46;F23D14/70;F23D14/82 |
| 代理公司: | 鄭州異開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41114 | 代理人: | 韓鵬程 |
| 地址: | 457000 ***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火炬 排放 系統 中的 分子 密封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化工儲運行業火炬運行中的防止回火裝置,尤其是涉及一種用于火炬排放系統中的分子密封器。
背景技術
近幾年來,化工儲運行業用的火炬在運行中,部分用戶使用的分子密封器頻繁出現內鐘罩脫落或底部排凝管堵塞的問題,造成憋壓現象。內鐘罩傳統的固定方式是在鐘罩筒壁上下用支撐塊和內外筒壁連接支撐,由于火炬排放氣組分復雜,又大多含有微量硫化氫組分,腐蝕性較強,支撐塊腐蝕較快,鐘罩在短短幾年內就會脫落,脫落后的鐘罩扣在內筒口上,造成憋壓。一旦大量排放氣體時,鐘罩又被托起頂在外筒壁的上椎體處,封住火炬氣出口,這樣極易造成爆炸事故。同時由于傳統分子密封器底部為平底,?一是當密封器下端的排凝管排液不暢時,內部積液不能及時排除,液面不斷升高,勢必會減少火炬氣的流通面積,直至堵塞;二者平底結構的器底與凝液接觸面積較大,腐蝕嚴重,極易因腐蝕穿孔進入空氣,造成回火事故。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在火炬排放系統中使用的更為安全的分子密封器。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可采取下述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用于火炬排放系統中的分子密封器,包括內、外筒以及置于內外筒之間的鐘罩,所述內筒的進氣端和外筒下部密封連接,所述外筒的上端為出氣口,在內筒外壁和鐘罩內壁之間、鐘罩外壁和外筒內壁之間分別設置有鐘罩支撐塊;所述鐘罩下方的內、外筒之間設置有橫向支撐板。
????所述外筒的上部為錐筒結構,在錐筒內側沿周向對稱設置有頂塊。
所述外筒的下部為椎筒結構,所述排凝口開設在錐筒壁上。
在位于排凝口處的外筒內壁和內筒外壁之間設置有向排凝口傾斜的導流板。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安全性更強。鐘罩下方的內、外筒之間設置有橫向支撐板,不僅可以增加內外筒壁的強度,主要還可以防止鐘罩脫落封堵內筒口,正常使用時,在支撐塊腐蝕嚴重致使鐘罩脫落時,鐘罩筒體下落到橫向支撐板上,不會向下封堵住內筒壁火炬氣出口,在正常維修時打開檢修孔,可以及時發現鐘罩筒體壓在橫向支撐板上,即可判斷鐘罩脫落,及時對其進行維修,保證了分子密封器的正常工作。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用于火炬排放系統中的分子密封器,包括內筒1、外筒2以及置于內筒1和外筒2之間的鐘罩3,所述內筒1的進氣端和外筒2下部密封連接,所述外筒2的上端為出氣口4,在內筒1外壁和鐘罩3內壁之間、鐘罩3外壁和外筒2內壁之間分別設置有鐘罩支撐塊5,在外筒的下方開設有排凝口6和檢修孔7;所述鐘罩3下方的內筒1和外筒2之間設置有橫向支撐板8,橫向支撐板8可以設置成多根(如8根),當鐘罩支撐塊5被腐蝕嚴重致使鐘罩3脫落時,鐘罩3下落在橫向支撐板8上,不會向下堵住內筒壁火炬氣出口,在日常打開檢修孔7維護時可以及時發現鐘罩3脫落,進行故障排除,避免了憋壓現象。
???將外筒2的上部設置為錐筒結構,在錐筒內側沿周向對稱設置有頂塊9,當鐘罩3脫落后大量排氣時,由于頂塊9的阻止,鐘罩3不會被大排量氣托起封堵住火炬氣出口,造成爆炸事故。
外筒2的下部為椎筒結構,排凝口6開設在錐筒壁上,可以減少凝液與金屬筒體的接觸面積,必要時還可以在筒壁內側涂刷高溫防腐漆,防腐蝕效果更好。在位于排凝口6處的外筒內壁和內筒外壁之間設置有向排凝口6傾斜的導流板10,則可以保證冷凝水全部及時排出,避免死角部位積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南萬安油氣設備工程有限公司,未經河南萬安油氣設備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20147251.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包括具有下凹光纖的連接器的光纖組件
- 下一篇:內燃機的冷卻水通路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