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腰背平衡的靠背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120147141.8 | 申請日: | 2011-05-1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069231U | 公開(公告)日: | 2011-12-14 |
| 發明(設計)人: | 張云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云輝 |
| 主分類號: | A47C7/44 | 分類號: | A47C7/44;A47C7/40 |
| 代理公司: | 無錫市大為專利商標事務所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 |
| 地址: | 江蘇省無***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腰背 平衡 靠背 結構 | ||
1.腰背平衡的靠背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連接鐵(1)、支架(3)、固定鼓輪(2)和平衡鋼板(6),連接鐵(1)為L形,連接鐵(1)下端連接座椅底座(8),支架(3)安裝在連接鐵(1)上部,固定鼓輪(2)通過銷軸(4)可轉動地安裝在支架(3)上,平衡鋼板(6)中部固定連接在固定鼓輪(2)上,平衡鋼板(6)可跟隨鼓輪同步轉動,在平衡鋼板(6)上安裝著給人體腰背部提供支承的靠墊(7)。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腰背平衡的靠背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鋼板(6)由一長彈性鋼板彎折為橢長形制成,長彈性鋼板的兩端向前彎折形成平衡鋼板(6)的前弧形面(6c),長彈性鋼板的兩端相對并有一定間距;與前弧形面(6c)相對的是后弧形面(6d),平衡鋼板(6)后弧形面(6d)的中部固定連接在固定鼓輪(2)上;所述靠墊(7)由上半靠墊(7a)和下半靠墊(7b)組成,上半靠墊(7a)和下半靠墊(7b)分別固定安裝在長彈性鋼板的兩端。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腰背平衡的靠背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鋼板(6)后弧形面(6d)的中部兩側邊向內收窄形成弧形縮腰(6e)。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腰背平衡的靠背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鋼板(6)前弧形面(6c)的兩端沿其長度方向開設有長橢圓形孔(6b)。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腰背平衡的靠背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鋼板(6)夾裝在兩個固定鼓輪(2)之間,兩個固定鼓輪(2)通過銷軸(4)安裝在支架(3)上;所述兩個固定鼓輪(2)的內側開有固定凹槽(2a),平衡鋼板(6)后弧形面(6d)的中部兩側邊對應插在固定凹槽(2a)內;所述固定鼓輪(2)內側設有凸塊(2b),該凸塊(2b)對應嵌置于平衡鋼板(6)后弧形面(6d)的兩側邊設有的凹口(6a)內。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腰背平衡的靠背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塊(2b)及凹口(6a)的形狀均為三角形。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腰背平衡的靠背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鐵(1)上端沿其長度方向開設有多個固定孔(1a),支架(3)通過穿在固定孔(1a)的旋鈕螺絲(5)固定在連接鐵(1)上;所述的多個調節孔之間通過槽道(1b)相互連通,該槽道(1b)的寬度小于固定孔(1a)的直徑;所述旋鈕螺絲(5)的前段用于連接支架(3),旋鈕螺絲(5)的后段設有狹窄部(5a),旋鈕螺絲(5)旋轉至一定角度時,其狹窄部(5a)可在所述槽道(1b)自由通過。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腰背平衡的靠背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孔(1a)共有三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云輝,未經張云輝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20147141.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外置式壓縮機保護器
- 下一篇:發射輻射的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