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重力鑄造模具直頂頂出結構無效
| 申請號: | 201120146959.8 | 申請日: | 2011-05-0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045335U | 公開(公告)日: | 2011-11-23 |
| 發明(設計)人: | 鐘新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肇慶市豐馳精密金屬制品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2C9/00 | 分類號: | B22C9/00;B22C23/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26040 廣東省肇***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重力 鑄造 模具 頂頂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鑄造技術領域,具體是指鋁合金鑄造用的一種重力鑄造模具直頂頂出結構。
背景技術
各種交通工具如汽車、摩托車等普及率日益提高,方便了人們的出行。交通工具的速度也越來越快。這之中除了科技的發展之外,也得益于交通工具中使用的各種零配件輕量化和高強度化,鋁合金鑄件在其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鋁合金鑄件的生產,離不開模具和出模機構,合適的模具保證了鋁合金鑄件的外部形狀與設計的一致性。好的出模機構則提高了鋁合金鑄件的表面光潔度,減少后期加工工作量;也減少了鋁合金鑄件出模時容易造成的內傷和外傷,提高產品合格率。
通常情況下,模具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鋁合金鑄件鑄造完成后,先打開上模具,再取出鑄件。對于某些結構復雜的鑄件,如汽車發動機的零部件:缸體、缸蓋、活塞、進氣岐管、支架等,內外形狀復雜,光打開上模具是不能順利取出鑄件的,如要強行取出鑄件,則會造成鑄件表面損傷,嚴重的會造成鑄件報廢。
為了解決鋁合金鑄件順利出模問題,現有技術在下模具的一邊,增加側抽芯,取出鑄件前先取出側抽芯,然后再取出鑄件,這樣會大大增加模具的生產成本和鋁合金鑄件制造的時間。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復雜鑄件出模難,生產效率低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了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的一種重力鑄造模具直頂頂出結構。
本實用新型使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重力鑄造模具直頂頂出結構,其位于上模具和下模具之間,所述直頂頂出結構包括相互連接的直頂和頂桿。
所述直頂與上模具和下模具三者構成封閉的用于制造鋁合金鑄件的型腔;所述頂桿的下端連接機臺。
機臺為頂桿的上下移動提供動力。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上下模具之間設置直頂頂出結構后,方便了復雜鋁合金鑄件的出模,對于簡單鋁合金鑄件也一樣適用,提高了生產效率。
2)出模的鋁合金鑄件表面光潔度提高,減少了后期加工工作量,同時有效地防止了鋁合金鑄件的外傷和內傷。
附圖說明
圖1為鋁合金鑄件開模前截面示意圖。
圖2為鋁合金鑄件開模過程中截面示意圖。
圖中1-上模具,2-鋁合金鑄件,3-下模具,4-直頂,5-頂桿,6-機臺,圖中箭頭為鋁合金鑄件出模方向。
具體實施方式
圖1為鋁合金鑄件開模前截面示意圖,圖中可見,重力鑄造模具直頂頂出結構位于上模具和下模具之間,直頂頂出結構包括相互連接的直頂和頂桿,頂桿的下端連接機臺,機臺為頂桿的上下移動提供動力。
直頂與上模具和下模具三者構成封閉的用于制造鋁合金鑄件的型腔,高溫下呈液體狀態的鋁合金材料,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注入并充滿型腔中,稱為重力鑄造工藝,冷卻后打開模具即可得到鋁合金鑄件;
圖2為鋁合金鑄件開模過程中截面示意圖,操作過程如下:
1、打開上模具:
2、機臺推動頂桿,頂桿頂起直頂和鋁合金鑄件;
3、將鋁合金鑄件沿著水平方向向右拉開,使其與直頂脫離。
4、頂桿和直頂復位,上模具下降,進行下一次鋁合金鑄件制造作業。
由于圖示的鋁合金鑄件對于上表面和左立面光潔度要求非常高,因此使用本實用新型可以順利達到高光潔度要求,而且生產效率高。
圖示鋁合金鑄件的上表面即與上模具接觸的平面,左立面即與直頂接觸的平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肇慶市豐馳精密金屬制品有限公司,未經肇慶市豐馳精密金屬制品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20146959.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