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輕型軌道交通車輛輪緣式導向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120142880.8 | 申請日: | 2011-05-0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163447U | 公開(公告)日: | 2012-03-14 |
| 發明(設計)人: | 葉明旭 | 申請(專利權)人: | 葉明旭 |
| 主分類號: | B61F13/00 | 分類號: | B61F13/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溫旭 |
| 地址: | 528467 廣東省中***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輕型 軌道交通 車輛 輪緣 導向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輕型軌道交通領域,尤其是一種輕型軌道交通車輛的輪緣式導向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隨著城市人口數量的急劇增長,城市交通系統越來越復雜,輕型軌道交通例如有軌電車作為一種傳統、高效、安全的交通方式在世界上的很多城市都在廣泛應用。車輛行駛不可避免會遇到彎道,車輛轉彎需導向系統,現有的輕型軌道車輛的導向系統為轉向架,轉向架安裝于車體下部,車輪固定于轉向架上;轉向架是能相對車體回轉的一種裝置,它承載了車體的全部重量,保證車輛能順利地通過彎道;轉向架由附屬裝置、構架、一系彈簧懸掛裝置、二系彈簧懸掛裝置、牽引桿等組成。轉向架的缺點在于:造價高,施工時必須臨時性的破壞路面,更換不方便。?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以上現有的輕型軌道交通車輛導向系統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新型的可替代現有的轉向架的輕型軌道車輛輪緣式導向系統。?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輕型軌道交通車輛輪緣式導向系統,其包括分別設置于每節車廂前后兩端的車身底部兩側的多個導向機構及設置于路面地表下的兩條平行的導向凹槽,每一導向機構包括分別通過獨立的輪軸固定于車輛的轉向機構內側的多個導向輪,每一輪軸均固定于轉向機構上,每一導向輪包括輪體及輪體內側邊緣沿徑向突出的導向輪緣,?輪體表面與地面貼合,導向輪緣的尺寸與導向凹槽的尺寸匹配,導向輪緣恰好伸入導向凹槽內并與導向凹槽的底面貼合。?
作為本實用新型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導向凹槽為在現有路面鋪設的金屬導向凹槽。?
作為本實用新型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每一導向機構包括三個導向輪。?
相對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輕型軌道交通車輛的輪緣式導向系統,其可替代現有的轉向架,成本低,安裝和拆卸簡單易行,實用性強。?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輕型軌道車輛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圖;?
圖3是圖2中導向輪緣卡入導向凹槽的橫截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至圖3所示,本實施方式的輕型軌道交通車輛輪緣式導向系統包括分別設置于每節車廂前后兩端的車身底部兩側的多個導向機構及設置于路面地表下的兩條平行的導向凹槽130,每一導向機構包括分別通過固定于車輛轉向機構120上的三個輪軸151固定于轉向機構120內側的三個導向輪150,每一導向輪150包括輪體153及輪體153內側邊緣沿徑向突出的導向輪緣152,輪體153表面與地面貼合,導向輪緣152的尺寸與導向凹槽130的尺寸匹配,導向輪緣152恰好伸入導向凹槽130內并與導向凹槽130的底面貼合。所述導向凹槽130為嵌設于水泥或瀝青路面地表下的金屬槽,其在路面地表處設有開口,導向輪150的輪緣152通過開口伸入至導向凹槽130內。?
車輛行駛時,導向輪150的輪體153沿路面轉動,導向輪緣152在導向凹?槽130內沿槽130的延伸方向做被動轉動,與從而帶動與輪軸151連接的轉向機構120驅動車輛隨導向輪150的行進方向即導向凹槽130的延伸方向行駛,從而達到為車輛導向的目的。?
所述每一導向機構的導向輪,其數目還可為2、4、5、6或更多,每一導向輪均通過獨立的輪軸固定于轉向機構內側,輪軸固定于轉向機構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葉明旭,未經葉明旭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2014288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軸承座外置的雙層卸灰閥
- 下一篇:雙聯動冷熱水自動恒溫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