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汽車頂蓋焊接夾具無效
| 申請號: | 201120141884.4 | 申請日: | 2011-05-0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062192U | 公開(公告)日: | 2011-12-07 |
| 發明(設計)人: | 楊強斌;顧偉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金剛汽車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K37/04 | 分類號: | B23K37/04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紅娟 |
| 地址: | 318050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汽車 頂蓋 焊接 夾具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汽車頂蓋加工時的輔助設備,尤其涉及一種焊接頂蓋支架時使用的焊接夾具。
背景技術
汽車頂蓋是車廂頂部的蓋板,對于轎車車身的總體剛度而言,頂蓋強度最弱,這也是允許在車頂蓋上開設天窗的理由。
從設計角度來講,重要的是它如何與前、后窗框及與支柱交界點平順過渡,以求得最好的視覺感和最小的空氣阻力。為了安全車頂蓋還應有一定的強度和剛度,一般在頂蓋下增加一定數量的加強梁,頂蓋內層敷設絕熱襯墊材料,以阻止外界溫度的傳導及減少振動時噪聲的傳遞。
目前很多汽車有CROSS車型款式,CROSS車型是融合多種型車的優點于一身,從功能性角度入手,有效地整合了越野性、舒適性和操控性的特點,并以其個性化、多維度以及對差異化的有效滿足迎合了消費者。
CROSS車型一般需要在汽車頂蓋上安裝裝飾條,這就需要在汽車頂蓋上焊接相應的裝配支架(4個支架),來滿足裝配外飾件。由于頂蓋為表面質量要求較高,且只有0.7-0.8mm的厚度,面積約為(1500X870)mm2,因此有一定撓度,定位焊接較為困難。
目前采用的夾具每次焊接CROSS車型頂蓋支架,都必須裝配上定位機構,焊接普通車型時,再將定位機構摘除,使用很不方便,往復的安裝和拆卸也浪費時間,而且由于空間的限制,非專用的定位機構也不穩定,影響頂蓋支架焊接的質量和精度。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使用方便,定位效果好的焊接夾具,用于在焊接頂蓋支架時,對汽車頂蓋以及頂蓋支架實施固定。
一種汽車頂蓋焊接夾具,包括臺板,所述的臺板中部設有頂蓋支撐機構,所述的臺板邊緣分布有若干個與汽車頂蓋邊緣相配合的頂蓋定位機構和若干個與待焊接的頂蓋支架相配合的支架定位機構。
所述的頂蓋支撐機構用于支撐汽車頂蓋的中央部位,頂蓋支撐機構由固定在臺板頂面的支撐柱和位于支撐柱頂面的支撐塊構成。
所述的支撐柱為“T”形結構。支撐柱頂面為矩形,所述的支撐塊為四塊,分布在支撐柱頂面的四角。
所述的頂蓋定位機構和支架定位機構均為四個,分布在臺板的四個角部。其中頂蓋定位機構兩兩的分布在臺板橫向的邊緣(即該邊緣沿臺板橫向延伸),且都靠近臺板角部。支架定位機構兩兩的分布在臺板縱向的邊緣(即該邊緣沿臺板縱向延伸),且都靠近臺板角部。
所述的頂蓋定位機構包括固定在臺板邊緣的底座、與底座固定連接的下夾具,與底座轉動配合的上夾具,所述的下夾具與上夾具相互配合。上夾具轉動時與下夾具相對的張合,實現對汽車頂蓋邊緣的夾緊或放松。
所述的頂蓋定位機構中設有與汽車頂蓋上的定位孔相配合的定位銷,該定位銷固定在底座上。
所述的頂蓋定位機構中設有用于驅動上夾具轉動的驅動氣缸,利用氣缸驅動上夾具轉動。
所述的支架定位機構包括固定在臺板邊緣的底座、與底座固定連接的下夾具、與底座轉動配合的上夾具以及用于限定頂蓋支架位置的定位部件,所述的下夾具與上夾具相互配合。同樣的原理上夾具轉動時與下夾具相對的張合,實現對汽車頂蓋邊緣以及頂蓋支架的夾緊或放松。
所述的支架定位機構中設有用于驅動上夾具轉動的驅動氣缸和扳手。可以利用氣缸自動驅動上夾具,也可以手動控制。
本實用新型汽車頂蓋焊接夾具可以有效的解決汽車頂蓋上部支架的定位焊接;可以保證焊接后的一致性。而且制作簡單,成本低,實用性強,有利于標準化作業,能長期重復使用。可以根據不同車型頂蓋的大小,將臺板等各個組成部件的尺寸做相應的調整。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汽車頂蓋焊接夾具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B部位放大圖;
圖3為圖1中A部位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本實用新型一種汽車頂蓋焊接夾具,包括臺板1,臺板1中部設有頂蓋支撐機構,頂蓋支撐機構用于支撐汽車頂蓋的中央部位,頂蓋支撐機構由固定在臺板1頂面的支撐柱2和位于支撐柱2頂面的支撐塊3構成。支撐柱2為“T”形結構,頂面為矩形,支撐塊3為四塊,分布在支撐柱2頂面的四角。
支撐柱2和支撐塊3既可以是一體結構也可以是分體的可拆卸結構,利用螺栓等連接件固定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金剛汽車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未經浙江金剛汽車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20141884.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