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飛達送紙機構無效
| 申請號: | 201120141210.4 | 申請日: | 2011-05-0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030345U | 公開(公告)日: | 2011-11-09 |
| 發明(設計)人: | 薛迪虎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欣煒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H5/22 | 分類號: | B65H5/22;B65H5/06 |
| 代理公司: | 瑞安市翔東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33222 | 代理人: | 黃偉丹 |
| 地址: | 325204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飛達送紙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種飛達送紙機構的改進發明,特別涉及的是一種上糊機的飛達送紙機構。
背景技術
飛達送紙裝置是包裝機械設備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由于送紙是整機設備的第一道工序,所以決定了整個設備加工的精度和效率。飛達送紙裝置主要是對紙張進行分離和傳送,目前,飛達送紙裝置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分紙動作和送紙動作由同一裝置完成,該種飛達送紙裝置機械動作繁瑣、調試困難,且在送紙時經常會出現送紙歪斜的現象,對于較長的紙張送紙比較困難,有一定的局限性;另一種是把分紙動作與送紙動作由兩個裝置完成,主要是采用機械手將紙張吸住,再通過機械輸送至下道工序的所需的位置,這樣可以降低累積誤差及調試的難度,由于紙張輕薄,采用機械手送紙容易造成紙張變形,放紙時紙張位置有偏移,而且機械手輸送的速度慢,生產效率較低。
發明內容
鑒于背景技術存在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調試方便,且送紙穩定、精準,不易造成紙張變形,送紙速度快、效率高的飛達送紙機構。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方案來實現的:該種飛達送紙機構,包括有機座,其特征在于該機構還包括有送紙吸輪、吸風輪轉軸、氣泵及電機,所述送紙吸輪與吸風輪轉軸連接,所述吸風輪轉軸與電機的輸出軸連接,所述送紙吸輪上設有若干排呈軸向排列的吸紙孔,所述送紙吸輪內設有送風控制圈,該送風控制圈與機座連接,所述送風控制圈內設有通風管道,該通風管道與氣泵接通,所述送風控制圈軸向排列有與吸紙孔相匹配的通孔。
本實用新型的送紙吸輪在電機的帶動下勻速轉動,當送紙吸輪上的吸紙孔與送風控制圈上的通孔對應時,吸紙孔與通風管道相通,此時氣泵產生的吸力會將紙張吸住,隨著送紙吸輪轉動,其上的若干排吸紙孔便更換著與通孔對應,這樣紙張就會隨著送紙吸輪的轉動而向前輸送,如此紙張被送紙預期的位置。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緊湊,調試簡便,且送紙穩定、精準,不會造成紙張變形,同時送紙的速度快,生產效率高,因此,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實質性特點和進步。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分解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附圖,該種飛達送紙機構,包括有機座5、送紙吸輪3、吸風輪轉軸2、氣泵及電機1,所述送紙吸輪3與吸風輪轉軸2連接,所述吸風輪轉軸2與電機1的輸出軸連接,所述送紙吸輪3上設有若干排呈軸向排列的吸紙孔4,所述送紙吸輪3內設有送風控制圈7,該送風控制圈7與機座5連接,所述送風控制圈7內設有通風管道6,該通風管道6與氣泵接通,所述送風控制圈7軸向排列有與吸紙孔相匹配的通孔8,根據所需吸力的大小可以設有一排或兩排相鄰的通孔8,本實施例中通孔8為一排即可。
本實用新型送紙時,啟動電機1及氣泵,電機1帶動送紙吸輪3轉動,氣流則通過通風管道6至通孔8處,當送紙吸輪3上的吸紙孔4與通孔8對應時,氣流產生的吸力便將與該通孔8對應的紙張部位吸住,隨著送紙吸輪3的轉動,送紙吸輪3上的吸紙孔4更換著與通孔8對應,這樣紙張會隨著送紙吸輪3被向前輸送,直至所需位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欣煒機械有限公司,未經浙江欣煒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2014121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連續打字模機
- 下一篇:一種紙板分切機的紙板輸送機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