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帶式輸送機平行下托輥吊耳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120128522.1 | 申請日: | 2011-04-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022555U | 公開(公告)日: | 2011-11-02 |
| 發明(設計)人: | 周建華;張耀華;張華云;馬濤;吳曉;張久濤;趙根發;黃衛東;張國旗;馬冬霞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葛洲壩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G39/16 | 分類號: | B65G39/16 |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峽專利事務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鋼 |
| 地址: | 443002***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輸送 平行 下托輥吊耳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吊耳懸掛裝置,特別是一種帶式輸送機平行下托輥吊耳裝置。
背景技術
常用的TDⅡ型帶式輸送機平行下托輥通過左、右吊耳固定在膠帶機機身架的兩側,如圖6中,主要對膠帶起支撐和導向作用。由于膠帶與兩邊吊耳的距離較小(以TDⅡ型定型產品B=1000型膠帶機為例:膠帶寬度為1000mm,膠帶離兩邊吊耳掛板平均距離只有30mm的間隙),膠帶運行過程中常有跑偏現象,膠帶摩擦到吊耳掛板上,容易被刮傷。若不及時采取措施進行糾偏,將會造成膠帶斷裂事故。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帶式輸送機平行下托輥吊耳裝置,可以克服膠帶輕微跑偏后易造成膠帶損壞的缺陷,且具有一定糾偏作用。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帶式輸送機平行下托輥吊耳裝置,掛板、立板、橫板和卡槽板焊接成“C”字形的吊耳,掛板上設有多個螺紋孔,卡槽板上設有至少一個卡槽。
所述的卡槽為兩個。
所述的兩個吊耳相對安裝在托輥軸上,兩個吊耳通過相對應或不相對應的卡槽與托輥軸連接。
所述的吊耳通過掛板與桁架連接。
所述的立板成梯形。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帶式輸送機平行下托輥吊耳裝置,通過設置的“C”字形的吊耳,可以避免膠帶在輕微跑偏情況下與吊耳的立板摩擦而損壞,設置的多個卡槽,使之互相之間成多個組合與托輥軸配合,從而使本實用新型具有一定的糾偏作用。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A-A剖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的俯視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的受力分析圖。
圖6為原吊耳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中,一種帶式輸送機平行下托輥吊耳裝置,掛板11、立板12、橫板13和卡槽板14焊接成“C”字形的吊耳1,掛板11上設有多個螺紋孔,卡槽板14上設有至少一個卡槽2。如圖3中,所述的吊耳1通過掛板11與桁架3連接。所述的立板12成梯形,從而可以將掛板11做的較長,便于連接。
如圖1中,所述的卡槽2為兩個。根據托輥軸4直徑10mm,在卡槽板14上采用機加工制作2個卡槽2,卡槽尺寸10×30?mm。
原托輥軸4與原吊耳裝置距離只有30mm,安裝本實用新型后,距離增大到70mm,即增大了膠帶5運行過程中左右方向的游隙,有效避免了膠帶輕微跑偏后、摩擦吊耳1的現象。
如圖3中,所述的兩個吊耳1相對安裝在托輥軸4上,如圖4中,設兩側的卡槽2分別為a、b、c、d,兩個吊耳1通過相對應或不相對應的卡槽2與托輥軸4連接。即可以根據皮帶跑偏情況來選擇懸掛a-d或b-c組合卡槽,使兩側托輥卡槽連線與膠帶機軸線角度稍大于或小于90°,例如圖4中的β和θ,以B=1000mm型膠帶機為例,托輥卡槽2連線與膠帶機軸線角度分別為88°和92°,從而實現托輥阻止皮帶跑偏,即本實用新型使托輥具備了調偏作用。而如圖6中原吊耳裝置上只有一個用于托輥定位的卡槽,卡槽連線與膠帶機軸線角度為90°,無法實現糾偏。
舉例說明:懸掛a-d組合卡槽2,a-d卡槽連線與膠帶機軸線成θ=92°夾角,運行過程中,皮帶受到垂直于a-d連線的摩擦力F。經受力分析,F分解為指向機尾的力F2和指向d卡槽側的力F1,其中力F1使皮帶向d卡槽側跑動,即當皮帶向a、b卡槽側跑偏時,可以選擇懸掛a-d組合卡槽進行調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葛洲壩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葛洲壩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2012852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