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碳纖維布復合錨桿有效
| 申請號: | 201120123601.3 | 申請日: | 2011-04-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090343U | 公開(公告)日: | 2011-12-28 |
| 發明(設計)人: | 王旭東;張魯;郭青林;裴強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敦煌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E02D5/74 | 分類號: | E02D5/74 |
| 代理公司: | 蘭州中科華西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62002 | 代理人: | 馬正良 |
| 地址: | 73460*** | 國省代碼: | 甘肅;6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碳纖維 復合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古代土遺址保護中應用的錨桿,具體講是一種碳纖維布復合錨桿。
背景技術
我國西北地區的新疆、甘肅、寧夏和陜西境內,遺存許多古代土建筑遺址,如陜西西安近郊的半坡村和甘肅秦安縣的大地灣人類居住遺址,新疆吐魯番地區的交河古城、高昌故城;甘肅安西縣的鎖陽城古城等遺址;西夏王陵土遺址等。這些土建筑遺址歷史久遠,有的已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有很高的考古學和歷史價值,但千百年來,嚴重的風蝕和集中強降雨沖刷破壞,大批的土遺址風化、大面積坍塌使得土遺址正遭受毀滅性的破壞。因此研發一種適合土遺址錨固的錨桿對于保護土遺址而言是件非常重要而緊迫的任務。
在古代土遺址保護加固中,需要使用錨桿對土體進行加固。一般對小體量或錨桿長度小于1.5m的多采用木質錨桿,而大體量或長度在4m以上的可采用楠竹加筋復合錨桿(專利號ZL2005?2?0107950.0)。而對長度在1.5~4m之間體量比較大的土體的加固,仍沒一種比較理想的錨桿。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碳纖維布復合錨桿,它適用錨固長度小于4m遺址土體的加固。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的技術手段來實現:
一種碳纖維布復合錨桿,它由碳纖維布,UPVC管和粘接填充體復合為一體。UPVC管內設粘接填充體,碳纖維布包裹UPVC管,且UPVC管表面及碳纖維布上均刷滌一層環氧樹脂膠。
上述粘接填充體為環氧樹脂固化劑與粉煤灰填充物,或環氧樹脂固化劑與粉煤灰填充物。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產生的有益效果:
通過選用不同直徑的UPVC管,可制作出Φ35~Φ55直徑的碳纖維布復合錨桿,適用1.5~4m長度遺址土體的錨固,且采用的碳纖維布抗拉性能良好,與UPVC管經環氧樹脂粘合后,具有良好的抗拉性和防腐性,其次用碳纖維布復合錨桿取代鋼筋作抗拉構件加固土遺址,錨桿體積適中,重量輕,耐久性好,符合古代土遺址保護加固的要求。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示意圖。
圖2為圖1A-A′斷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再作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1=圖2所示。一種碳纖維布復合錨桿,它由UPVC管2,粘接填充體1,碳纖維布3復合為一體。UPVC管2內設粘接填充體1,填充體1為環氧樹脂固化劑與劇末填充物。碳纖維布3纏繞包裹UPVC管2上,并且UPVC管2表面及碳纖維布3上均刷滌一層環氧樹脂膠4。
錨固是對嚴重空鼓病害實施搶救性修復的一種方法。通過桿箍將碳纖維布復合錨桿連接呈架桿形式,十字架錨頭為透明的有機玻璃板。在空鼓壁畫裂縫里裂隙充填注漿,有機玻璃板遮蓋空鼓壁畫,錨桿錨固大面積加固、修復、回貼空鼓壁畫。這種方法可以控制空鼓面積的擴大和延伸,防止壁畫地仗大面積脫落,在搶救保護敦煌莫高窟的壁畫中發揮了很好的作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敦煌研究院,未經敦煌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20123601.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人工挖孔樁護墻
- 下一篇:一種與車配合清潔地面的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