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工件磁化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120122907.7 | 申請日: | 2011-04-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189035U | 公開(公告)日: | 2012-04-11 |
| 發明(設計)人: | 葉代平;劉長青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興天源材料檢測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27/84 | 分類號: | G01N27/84;H01F13/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徐宏;吳彥峰 |
| 地址: | 620860 四川省***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工件 磁化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工件磁粉探傷檢測技術,具體涉及一種工件磁化裝置。?
背景技術
在工件檢測探傷技術領域,人們常用磁粉探傷檢測技術來檢測鐵磁性工件表面或近表面的裂紋以及其他缺陷,如:鐵、鎳、鈷等材料制成的工件。磁粉探傷的基本原理是:將待測物體通電或者置于磁場中進行磁化,若物體表面或表面附近有缺陷(裂紋、折疊、夾雜物等)存在,由于它們是非鐵磁性的,對磁力線通過的阻力很大,磁力線在這些缺陷附近會產生漏磁。當將導磁性良好的磁粉(通常為磁性氧化鐵粉)施加在物體上時,缺陷附近的漏磁場就會吸住磁粉,堆集形成可見的磁粉跡痕,從而把缺陷顯示出來。?
作為磁粉探傷檢測技術的一個關鍵環節是對工件進行磁化。現有技術采用的工件磁化方法是對于長軸類(如鋼管、鋼棒等)工件的縱向缺陷檢測通常采用給工件通電(又稱為通電法)或在工件中心放置一通電導體(此方法又稱為中心導體法,主要用于管或有中心孔的零件)的方法進行整體磁化。?
對于中心導體法,半徑為r的圓管試件表面磁場強度為?
??????????????????????H=I/(2×π×r)??????????????????????
若工件磁化時磁導率為μ,工件表面的磁感應強度B?=?μH,比電流產生的磁場大μ倍。可見現有技術中中心導體法的磁化效果優于通電法。
目前還有一種由中心導體法演變而來的工件磁化方法是,將通電導體置于待磁化工件表面附近的區域,通電導體周圍產生磁場,工件置于該磁場中得到磁化。?
然而,對于圓管狀工件,通電導體位于圓管狀工件中空處,因此磁感應線是完全閉合的,磁場也非常集中。但若工件不是圓管狀而是平板狀或圓弧狀,由于磁路的不閉合,導體產生的磁場將不完全集中于鐵磁試件,形成非閉合的發散狀態,一般將此現象稱為平行感應磁化(即近體磁化)。如圖1所示,通電導體產生的磁場只有很小的一部分被磁化試件利用。由于磁場的發散,要磁化表面試件需要很大的電流,GB/T?15822.1中列出了所需磁化電流的公式(經驗公式)?
??????????????I=4π×d×H?,即,H?=?I?/(4×π×d)???????????????
其中d為導體與被檢表面的距離(mm),可見要想在平板工件表面獲得同樣大小的磁場,其磁化電流將比閉合圓管中大許多。
另外對于通電法而言,如果工件長度較長,由于其電阻增大,在相同電壓下,工件中的磁感應強度將降低;?
對于中心導體法,工件表面磁化磁感應強度計算采用經典公式
B=(u×I)/(2×π×r)
即磁感應強度與磁導率u和電流大小I成正比,與工件直徑2r成反比。可見工件直徑增大,其磁感應強度也將減少。
綜上,目前的工件磁化技術的缺陷是為了保證工件表面達到一定的磁場,必須增加電壓以保證磁化電流的數值。這樣,不得不增加電源的功率。在一些大型工件磁化時,磁化電流往往達到上萬安培。不僅大量消耗了能源,在頻繁工作時,還將對周圍用電器具造成大的干擾。?
實際上,對大而長的工件進行檢測觀察是通過多個步驟對工件局部逐一探傷檢測,在將各個部分探傷檢測的結果進行疊加從而實現整體檢測,即對于大而長的工件,探傷檢測方法是首先進行整體磁化,再而對各個局部逐一檢測,這樣,不僅造成了能源的浪費,還增加了設備的制造和安裝費用。同時,由于工件長時間通電,還可能對工件造成損害(如通電過熱、局部灼傷等)。?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發明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出一種基于聚磁式平行感應磁化原理的工件磁化裝置。?
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這樣的:一種聚磁式感應磁化裝置,包括磁化電源,導電體與聚磁罩殼;所述導電體與磁化電源組成閉合回路;所述聚磁罩殼套于導電體外;聚磁罩殼的橫截面為非閉合的環形結構或非閉合的框結構,且聚磁罩殼的兩端不封閉。?
優選地,所述聚磁罩殼橫截面為非閉合圓環形或非閉合橢圓環形或非閉合矩形框。?
優選地,所述聚磁罩殼橫截面非閉合處兩點的直線距離范圍為10~30m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興天源材料檢測技術有限公司,未經四川興天源材料檢測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20122907.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高精度彈性定位磨外圓芯軸
- 下一篇:可調移動式切割鋼板工作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