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微距攝影用光源模組有效
| 申請號: | 201120115266.2 | 申請日: | 2011-04-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041753U | 公開(公告)日: | 2011-11-16 |
| 發明(設計)人: | 楊之逸 | 申請(專利權)人: | 承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3B15/05 | 分類號: | G03B15/0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匯澤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張若華 |
| 地址: | 中國臺灣臺***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攝影 用光 模組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一種光源模組,尤其涉及一種微距攝影用光源模組。
背景技術
由于犯罪手法不斷翻新,科學辦案已成為警方或檢方獲得線索的重要來源。在科學辦案中,指紋采證為其中一最常用的方法。由于每一個人的指紋所具有的獨特性,借由指紋的采證以及比對,可正確地掌握犯罪的具體事證。
但由于在大多數的情況下,指紋皆非單憑肉眼可清楚辨識,因此,常需借助將粉末等物質于外加于指紋上,使指紋較易于被肉眼所辨識。縱使如此,由于指紋常存在于玻璃等光滑表面上,因此,在進行指紋拍攝時,此等光滑表面常會反射閃光燈的光線,造成相機等取像裝置所拍攝的指紋影像的某些部份呈現過度曝光,以致無法辨識指紋的所有紋理。
因此,對于難以進行采證拍攝的指紋來說,實在有必要設計一種可對指紋進行清楚拍攝的微距攝影用光源模組,便于警方或檢方使用,以便有效加速辦案的過程。并且,由于對指紋拍攝時,鏡頭會極靠近指紋,或有可能導致鏡頭接觸指紋的情況發生,一方面可能破壞指紋,妨礙采證。另一方面,亦可能鏡頭沾粘污染物,導致不必要的交互污染。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微距攝影用光源模組,連接于一取像裝置的一鏡頭上,用以安置在一平面上并對該平面取像,該微距攝影用光源模組包含一套筒、一接觸單元,以及一發光單元。套筒具有一套接該鏡頭的后段部以及一相反于該后段部的前段部。接觸單元設置于該前段部的一端面上,該接觸單元具有多個間隔設置于該端面上并用以接觸該平面的接觸墊。發光單元設于該套筒的內表面上。
優選地,該接觸墊與該套筒為一體成型。
優選地,該接觸單元包含三間隔設置的接觸墊。
優選地,該接觸墊具有一為半圓形的剖面。
優選地,該接觸墊為彈性材料。更優選地,該接觸墊沿著該端面呈弧狀延伸。
優選地,該端面上形成有多個凹槽,且該接觸單元的該多個接觸墊分別可拆卸地對應嵌設于該多個凹槽內。
優選地,該接觸單元更包含至少一連接其中二鄰近的接觸墊的連結部。
優選地,更包含一轉接座,且該套筒借該轉接座轉接于該取像裝置上。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微距攝影用光源模組,可清晰地進行微距拍攝,并且不會造成鏡頭與被拍攝物品之間的交互污染。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微距攝影用光源模組的一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
圖2為圖1的微距攝影用光源模組的組合剖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微距攝影用光源模組的另一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微距攝影用光源模組的又一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微距攝影用光源模組的另一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以及
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微距攝影用光源模組的另一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取像裝置10
鏡頭11
套筒21
后段部211
前段部212
端面213
凹槽214
發光單元22
環帶221
發光二極體222
轉接座30
接觸單元40
接觸墊41、42、43、44
連結部45
平面50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以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實用新型并能予以實施,但所舉實施例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
如圖1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微距攝影用光源模組的一較佳實施例,該微距攝影用光源模組安裝于一取像裝置10的一鏡頭11上,該微距攝影用光源模組主要包含有一套筒21、一發光單元22、一轉接座30,以及一接觸單元40。本實施例中,該取像裝置10以一市售常見的數碼相機為例,實際實施時不以此限,可為各種型式的取像裝置,例如可為照相手機、照相P?D?A等具有取像功能的電子裝置。
該套筒21具有一套接該鏡頭11的后段部211以及一相反于該后段部211的前段部212。該套筒21可為透光或不透光材料所制成。在本實施例中,該套筒21為一圓筒,實際實施時則不以此限,僅需具有一中空筒身即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承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承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2011526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密封構件
- 下一篇:一種新型LCM顯示屏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