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模具的滑塊進膠機構無效
| 申請號: | 201120109959.0 | 申請日: | 2011-04-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106510U | 公開(公告)日: | 2012-01-11 |
| 發明(設計)人: | 林永貴;傅乃建;魏波;楊興隆;方長煥;鐘文安;趙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州藍卡潞工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45/27 | 分類號: | B29C45/27 |
| 代理公司: | 廈門龍格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5207 | 代理人: | 婁燁明 |
| 地址: | 350026 福建省***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模具 滑塊進膠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模具領域,尤其涉及到一種模具的滑塊進膠機構。?
背景技術
目前造型美觀的產品都采用潛伏式進膠口和側膠口,現有的模具膠口基本上是直膠口、潛伏式膠口、側膠口,直膠口、潛伏式膠口、側膠口無法實現外形要求比較高的產品;若直膠口、潛伏式膠口、側膠口則可能導致產品外觀有痕跡,使產品的不良率增大,從而造成了生產成本的增加。?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利用滑塊進膠方式、易維修、降低成本、實用的新型的模具進膠機構。?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如下方式實現的:?
一種模具的滑塊進膠機構,包括滑塊本體1、斜導柱3,所述的滑塊本體1設置在下模板2中,滑塊本體1上設有一斜導柱孔11;所述的斜導柱3設于上模板4上,且滑動連接斜導柱孔1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塊本體1上凸邊處設有直膠口12和側進膠口13;所述?的直膠口12與側進膠口13相通,所述直膠口12與模具的模具咀嘴5相連接。?
所述的側進膠口13為“八”字形。?
所述的滑塊本體1上設有凹槽14,所述的凹槽14內設有彈簧6,所述的彈簧6與模仁7相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滑塊進膠就是在注塑時,塑膠經模具咀嘴到流道后再從滑塊本體上的進膠口注入;此進膠結構可以成形外觀要求較高的制品,另開模時,滑塊的抽離也能方便制品的頂出。?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是一種結構簡單,采用利用滑塊進膠方式,易維修,操作方便,實用的新型的模具的滑塊進膠機構。?
附圖說明
圖1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本實用新型滑塊本體示意圖。?
圖3是圖2中的A處局部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現結合附圖,詳述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圖3所示,一種模具的滑塊進膠機構,包括滑塊本體1、斜導柱3,所述的滑塊本體1設置在下模板2中,滑塊本體1上設有一斜導柱孔11;所述的斜導柱3設于上模板4上,且滑動連接斜導柱孔1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塊本體1上凸邊處設有直膠口12和側進膠口13;所述的直膠口12與側進膠口13相通,所述直膠口12與模具的模具咀嘴5相連接。?
所述的側進膠口13為“八”字形。?
所述的滑塊本體1上設有凹槽14,所述的凹槽14內設有彈簧6,所述的彈簧6與模仁7相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滑塊進膠就是在注塑時,塑膠經模具咀嘴5到流道后再從滑塊本體1上的直膠口12和側進膠口13注入;此進膠結構可以成形外觀要求較高的制品,另開模時,滑塊本體1的抽離也能方便制品的頂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州藍卡潞工業有限公司,未經福州藍卡潞工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2010995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疊層模具熱流道及其主流道
- 下一篇:熱水器用發泡擋料圈及熱水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