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中心板式軟密封蝶閥無效
| 申請號: | 201120107205.1 | 申請日: | 2011-04-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973256U | 公開(公告)日: | 2011-09-14 |
| 發明(設計)人: | 蔡春喜;劉長利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市塘沽沃特斯閥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K1/226 | 分類號: | F16K1/226;F16K1/36;F16K1/46 |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王顕 |
| 地址: | 300451 天津市塘***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中心 板式 密封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閥門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中心板式軟密封蝶閥。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目前閥門行業中軟密封中心板蝶閥存在閥板端面與閥座端面接觸面過大而造成密封面局部比壓降低,從而造成閥門軸端泄漏的問題,造成閥門外漏乃至失效。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增大閥板端面與閥座端面之間的密封比壓,從而有效防止閥門軸端泄漏的中心板式軟密封蝶閥。
為此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中心板式軟密封蝶閥,包括閥體、閥座和閥板,在所述閥板與閥座接觸的端面處形成有環形的凹槽,在該凹槽內設置有彈性密封圈。
優選的是,所述凹槽為開口處寬度小于底部寬度的燕尾槽。
優選的是,所述彈性密封圈為外表包覆聚四氟乙烯的彈性O型圈。
本實用新型的中心板式軟密封蝶閥,由于在閥板端面處增加了一道環形凹槽、在槽內放置一個外部包覆PTFE的彈性O型圈,所以加大了閥板端面與閥座端面之間的密封比壓。另外,由于該彈性O型圈又增加了一道密封,所以可以更有效地防止閥門軸端的泄漏。
附圖說明
圖1為結構本實用新型的中心板式軟密封蝶閥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A部的局部放大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彈性O型圈橫截面結構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中心板式軟密封蝶閥的結構進行詳細說明。
如圖1~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中心板式軟密封蝶閥包括閥體10、閥座11和閥板12,閥座11直接硫化或裝入閥體10內,閥板12通過上、下閥軸17、18安裝在閥體10上的閥座中,閥板12通過圓錐銷與上、下閥軸連接在一起,在上、下閥軸和軸孔之間設置有軸套14。
為了提高密封性和防止閥門軸端的泄漏,在閥板12與閥座10接觸的端面處形成有環形的凹槽16,在該凹槽16內設置有彈性密封圈13,以加強兩接觸面之間的密封比壓。優選的是,凹槽16為開口處寬度小于底部寬度的燕尾槽,這樣可以將彈性密封圈13卡在凹槽16內,防止密封圈從凹槽16內脫出。另外,優選的是,彈性密封圈為外表包覆聚四氟乙烯(PTFE)的彈性O型圈。該彈性O型圈的結構如圖3所示,彈性O型圈的材質為橡膠,優選采用三元乙丙橡膠(EPDM),在該O型圈外表包覆聚PTFE。三元乙丙橡膠具有較高的彈性,能夠支撐其外部包覆的PTFE。
安裝時,先將軸套14和O型圈23裝入閥體10的上軸孔中,將閥座11硫化或裝入閥體通徑內。將外部包覆PTFE的彈性O型圈13裝入閥板12端面的燕尾槽16內,并將閥板裝入閥座中,將上、下閥軸17、18穿過閥體及閥座軸孔裝入到閥板軸孔中。用圓錐銷19將上、下閥軸與閥板12固定在一起(閥軸與閥板也可以用鍵或六方連接)。將支撐減磨墊20裝在下閥軸18的臺肩處,將底端密封圈15套裝在底端蓋21上并將底端蓋裝入閥體10的下軸孔內,通過螺栓將其固定在閥體上。上閥軸裝入傳動裝置(圖中未示)所在的軸孔內,傳動裝置通過螺栓與閥體上的法蘭相連接。傳動裝置通過鍵22傳遞扭矩給上閥軸17,上閥軸17帶動閥板12做90度回度,實現閥門的啟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市塘沽沃特斯閥門有限公司,未經天津市塘沽沃特斯閥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2010720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自密封可伸縮式直埋閘閥延長桿
- 下一篇:彈簧吊鉤減振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