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頸椎保護架無效
| 申請號: | 201120104798.6 | 申請日: | 2011-04-0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069727U | 公開(公告)日: | 2011-12-14 |
| 發明(設計)人: | 姜云霄 | 申請(專利權)人: | 姜云霄 |
| 主分類號: | A61F5/00 | 分類號: | A61F5/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5701 山東省龍***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頸椎 保護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頸椎保健、治療裝置,尤其涉及一種頸椎保護架,屬于醫療保健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伏案工作者、學生以及駕駛者由于長時間的伏案工作、學習或駕車,使頸椎長時間處于前屈狀態,頸后肌群處于強直狀態,影響到局部的血液循環,違背了正常的頸椎生理曲線,造成椎骨關節和頸椎周圍組織勞損,形成頸椎病;另一方面從頸椎的“位置”來講,不僅要上承頭顱的重量,還要下接活動性較小的胸椎和腰椎,既要負重,又要靈活活動,久而久之,就容易因疲勞過度而導致發病。目前有一些預防和治療頸椎病的頭托或者是頸椎保護椅,由于其結構復雜,價格昂貴,攜帶也不是很方便。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針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可供人們上班歇息或開車休息時使用的頸椎保護架。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頸椎保護架,包括下頜托架、支撐桿和底座;所述支撐桿包括外桿和內桿,所述外桿上端與下頜托架相連,所述內桿下端與底座相連,所述外桿和內桿采用套接方式連接。
進一步,所述下頜托架為弧形托架,其外側包覆軟體保護套。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頸椎保護架結構簡單,易于攜帶,其下頜托架為弧形設計,與人體下頜輪廓相適應,加上外側軟體保護套,下頜放置在下頜托架上會更舒適,從而緩解頭部重量對頸椎造成的壓力,預防頸椎病的發生。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實用新型還可以做如下改進。
進一步,所述外桿下端設有限位結構。
進一步,所述外桿與內桿連接處設有護套,所述內桿在外桿內一端固定有偏心鎖緊裝置。
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限位結構的設計,使得外桿和內桿間具有了防拉脫功能,具體來說,在調節支撐桿的高度時,不會因為力量過大,將套接在一起的外桿和內桿分開;護套的設計整體美觀,且手握護套舒適易于攜帶;偏心鎖緊裝置,一種傳統結構,簡單說主要通過外桿和內桿的旋轉,實現鎖緊或松開兩種狀態,從而實現頸椎保護架可以根據具體情況調節不同高度。
進一步,所述底座可以是圓形底座。
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底座可以采用圓形底座設計,保證頸椎保護裝置在放置時更加穩定,使用時不會出現傾斜或者是因用力過大不穩定。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支撐桿套接處剖面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支撐桿偏心鎖緊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支撐桿偏心鎖緊裝置沿A-A方向剖面示意圖。
圖中:1、下頜托架,101、軟體保護套,2、支撐桿,3、外桿,301、限位結構,4、護套,5、內桿,51、偏心鎖緊裝置,510、C型卡環,511,限位柱,6、底座。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進行描述,所舉實例只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如圖1-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的頸椎保護架,包括下頜托架1、支撐桿2和底座6;所述下頜托架1為弧形托架,其外側包覆軟體保護套101;所述支撐桿2包括外桿3和內桿5,所述外桿3上端與下頜托架1相連;所述內桿5下端與底座6相連,所述外桿3和內桿5間采用套接方式連接,且在外桿3和內桿5連接處設有護套4,所述內桿5在外桿3內一端固定有偏心鎖緊裝置51。底座6可以設計成圓形底座。此外,外桿3下端設有限位結構301,內桿5在外桿3內一端固定有偏心鎖緊裝置51。偏心鎖緊裝置51,是一種傳統結構,主要包括限位柱511和C型卡環510;限位柱511底端固定在內桿5伸入外桿3的一端。
休息或看電視時使用本實用新型,需要調節頸椎保護架的高度,則將外桿3和內桿5相對轉動,偏心鎖緊裝置51隨著內桿5轉動,當限位柱511離心一端由C型卡環510壁厚較厚處一端轉向C型卡環510壁厚較薄處,C型卡環510不再擠壓外桿3內側,這樣內桿5就可以在外桿5內上下伸縮,高度合適后,再將外桿3和內桿5做反方向相對轉動,限位柱511離心一端由C型卡環510壁厚較薄處一端轉向C型卡環510壁厚較厚處,C型卡環510再次擠壓外桿3內側,就鎖緊內桿5,支撐桿2就不再伸縮。使用者將下頜放在下頜托架1上,可以舒適穩定的使用該實用新型來緩解頭部重量對頸椎造成的壓力。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姜云霄,未經姜云霄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2010479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