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光纖冷接續插芯體連接結構無效
| 申請號: | 201120103410.0 | 申請日: | 2011-04-1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984187U | 公開(公告)日: | 2011-09-21 |
| 發明(設計)人: | 莊敏霞;李學準 | 申請(專利權)人: | 無錫光太光電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6/38 | 分類號: | G02B6/38 |
| 代理公司: | 無錫市大為專利商標事務所 32104 | 代理人: | 殷紅梅 |
| 地址: | 214112 江蘇省無錫市新***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光纖 接續 插芯體 連接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光纖冷接續的結構,尤其是一種光纖冷接續插芯體連接結構,屬于光纖冷接續的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在光纖接續領域,機械式光纖接續和熔接接續是實現光纖固定連接的兩種不同方式。光纖到戶部署在用戶駐地和戶內所針對的光纖接續點具有用戶數量大而地點分散的特點。由于不同用戶報裝時間不同,同一小區,類似ADSL服務開通。當用戶到一定程度后,現有的施工人員和熔接機不可能滿足用戶開通服務的時間要求。機械式光纖接續方式由于操作簡單,人員培訓周期短,工具投資小等特點,為光纖大規模部署提供了成本效益最高的光纖接續解決方案。在諸如樓道高處、狹小空間內、照明不足,現場取電不方便的等場合。機械式光纖連接器為設計、安裝、維護人員提供了方便、實用、快捷的接續手段。從理論上說,在光纖到戶工程中,從分光器分光后到戶,數量巨大、零散分布如毛細血管的入戶光纜的接續都應該考慮使用機械式光纖連接器。
光纖冷接技術在光纖入戶工程中是關鍵性技術,但光纖冷接產品的插入損耗一直是礙于該技術推廣的阻力。一般對普通的光纖連接器的插損要求是小于0.3或0.2;當然冷接產品的插入損耗能在0.3或0.2以下是比較理想的狀態。但國外國內很少有幾家公司能將冷接產品的插入損耗真正控制在0.3或0.2以下,除美國3M公司外,其他公司的此類產品真正的插入損耗都在0.5~0.6間。同類產品大多采用V型槽設計,將兩端光纖在槽內進行對接。
冷連接器插損過高關鍵的因素在于斷點處有空氣間隙造成的低折射率。很多公司在產品設計時只考慮到在斷點處加匹配液隔絕空氣,而沒有考慮到如何將斷點處本身存在的空氣排凈,匹配液用使用時容易將斷點處原有的微量空氣包裹起來,導致插損耗維持在0.5左右。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光纖冷接續插芯體連接結構,其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接續損耗低、穩定性及可靠性高。
按照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所述光纖冷接續插芯體連接結構,包括連接管;所述連接管一端設有第一插芯,另一端設有第二插芯;所述第一插芯、第二插芯均與連接管固定連接;第二插芯內設有光纖接續部;第二插芯與光纖接續部相對應的外壁上設有排氣孔,所述排氣孔與第二插芯相連通。
所述第一插芯內設有預埋光纖,所述預埋光纖的一端伸入光纖接續部內;第二插芯內設有接續光纖,所述接續光纖與預埋光纖在(第二插芯內)光纖接續部內連接接續。
所述第二插芯對應于與連接管相連的另一端設有用于導向的插芯尾柄。所述插芯尾柄內設有沿插芯尾柄長度方向分布的插孔,所述插孔與第二插芯及排氣孔相連通。
所述插芯尾柄上設有用于壓緊插芯尾柄的壓套。所述第一插芯與連接管為同心分布。
所述插孔呈V型。所述光纖接續部內設有光纖匹配液。所述排氣孔位于連接管與第二插芯的結合部。所述第一插芯、第二插芯的一端分別伸入連接管內,并與連接管固定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連接管的一端設有第一插芯,另一端設有第二插芯;第一插芯內設有預埋光纖,第二插芯與連接管的結合部設有光纖接續部,第二插芯與光纖接續部相對應的外壁上設有排氣孔,第二插芯對應于與連接管相連的另一端設置插芯尾柄,插芯尾柄上設置壓套,接續光纖穿入插芯尾柄內,推動接續光纖到光纖接續部,連接管內的空氣能從排氣孔內排出,接續光纖與預埋光纖能在真空狀態下完成接續,避免了介質(空氣)存在產生的光散現象,減少了光纖的插入損耗值;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接續損耗低、穩定性及可靠性高。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第一插芯1、連接管2、第二插芯3、插芯尾柄4、壓套5、預埋光纖6、排氣孔7、接續光纖8及插孔9。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無錫光太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未經無錫光太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2010341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選化油墨印刷底板改良結構
- 下一篇:微波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