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皮帶運輸機機尾滾筒清煤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120103233.6 | 申請日: | 2011-04-0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148014U | 公開(公告)日: | 2012-02-22 |
| 發明(設計)人: | 黃志寶;段和平;付智慧;閆世元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煤張家口煤礦機械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G39/073 | 分類號: | B65G39/073;E21F13/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075025 河北***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皮帶 運輸機 機尾 滾筒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煤礦井下皮帶運輸機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皮帶運輸機機尾滾筒清煤裝置。?
背景技術
傳統的煤礦井下皮帶運輸機機尾滾筒直接與皮帶纏掛,當煤質較軟或煤粉與水混合成泥狀時,很容易粘附在滾筒上,運轉時皮帶與滾筒相互擠壓,粘貼在滾筒上的煤泥會越積越多,而且薄厚不均,造成皮帶受力不均勻,將使皮帶跑偏或斷裂,導致皮帶運輸機不能正常運轉,需要更換皮帶或及時清理滾筒上的煤泥。在清理皮帶運輸機滾筒煤泥時,一般采用將皮帶的張緊裝置松開,使皮帶處于松弛狀態,將皮帶接頭處拆開,從滾筒上面或下面抽出皮帶,把滾筒上的煤泥清理干凈后,再將皮帶穿入滾筒接好,但皮帶需重新張緊才可使用。頻繁的重復操作,費時費力,勞動強度大,降低了煤炭的運輸能力和生產效率。?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皮帶運輸機機尾滾筒清煤裝置,克服了傳統清理手段的技術缺陷。?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由皮帶、壓輥、滾筒和尾端架構成,還包括在皮帶運輸機機尾滾筒旁邊安裝一個U型鏟煤板,U型鏟煤板的長度大于滾筒的軸向長度,位于滾筒的非皮帶纏繞側,且與滾筒軸線平行,用螺栓、螺母和墊圈固定在尾端架的橫梁上;U型鏟煤板靠近滾筒一側帶有鏟刃,有鏟刃的鏟煤板外側與垂直面形成鏟角α;U型鏟煤板的刃邊A與滾筒之間的間隙為1~2mm。?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結構緊湊,減少了設備拆卸皮帶的頻率,提?高了煤礦輸送設備的運輸能力和生產效率,減少了頻繁的重復勞動,降低了勞動強度和設備維修成本,使運輸設備的操作更加方便、安全、可靠。?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皮帶運輸機機尾滾筒清煤裝置的主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U型鏟煤板的斷面放大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種皮帶運輸機機尾滾筒清煤裝置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圖中:1、皮帶,2、壓輥,3、尾端架,4、U型鏟煤板,5、滾筒,6、螺栓,7、螺母,8、墊圈、9.橫梁,?
A:U型鏟煤板的刃邊,H:刃邊A到滾筒5水平軸線高度,α:鏟角(有鏟刃的鏟煤板外側與垂直面形成的夾角)。?
從圖1~3可知,一種皮帶運輸機機尾滾筒清煤裝置,由皮帶1、壓輥2、滾筒5和尾端架3構成,其特征是還包括U型鏟煤板4、螺栓6、螺母7、墊圈8和橫梁9,U型鏟煤板4的長度大于滾筒5的軸向長度,位于滾筒5的非皮帶纏繞側,且與滾筒5軸線平行,用螺栓6、螺母7和墊圈8固定在尾端架3的橫梁9上;U型鏟煤板4靠近滾筒5一側帶有鏟刃,有鏟刃的鏟煤板外側與垂直面形成鏟角α;U型鏟煤板4的刃邊A與滾筒5之間的間隙為1~2mm,鏟角α為15°~45°,刃邊A與滾筒5水平軸線之間的高度H設定為30~50mm。?
皮帶運輸機工作時,U型鏟煤板可以刮掉滾筒上的煤泥。需清理皮帶運輸機滾筒煤泥時,停機直接用工具清除刮落到U型鏟煤板槽內的煤泥即可,或者取出U型鏟煤板清理煤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煤張家口煤礦機械有限責任公司,未經中煤張家口煤礦機械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20103233.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電梯曳引傳動的牽引裝置
- 下一篇:多層紙質垃圾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