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多功能遙控器無效
| 申請號: | 201120102488.0 | 申請日: | 2011-04-1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878461U | 公開(公告)日: | 2011-06-22 |
| 發明(設計)人: | 曾根江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瑞摩特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5K5/02 | 分類號: | H05K5/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寶***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多功能 遙控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多功能遙控器,在遙控器上還集成有打字鍵盤和鼠標,適合三網融合機頂盒配套用戶的需求。
背景技術
“三網融合”是指電信網、計算機網和有線電視網三大網絡通過技術改造,能夠提供包括語音、數據、圖像等綜合多媒體的通信業務。“三網融合”是為了實現網絡資源的共享,避免低水平的重復建設,形成適應性廣、容易維護、費用低的高速寬帶的多媒體基礎平臺。其表現為技術上趨向一致,網絡層上可以實現互聯互通,形成無縫覆蓋,業務層上互相滲透和交叉,應用層上趨向使用統一的IP協議,向人類提供多樣化、多媒體化、個性化服務。
基于“三網融合”的理念,對于用戶來說,既要能實現電視機遙控,又要能實現文本輸入、鼠標控制等目前的計算機操作,因此需要一個方便的人機對話輸入設備,但目前還沒有這樣的設備提供給用戶。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多功能遙控器,以實現電視機遙控和計算機遙控操作功能。
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多功能遙控器,包括通過轉軸鉸接的面殼和底殼兩部分,在面殼上設置有遙控器的功能按鍵,對應地在面殼內還設置有遙控器的電路板;在面殼和底殼折疊時相向的一面均設置有面殼鑲件和底殼鑲件,在所述面殼鑲件和底殼鑲件上裝有按鍵按鍵包括標準字母和數字按鍵,在面殼和底殼內還裝有鍵盤電路板形成鍵盤,。
在面殼鑲件或底殼鑲件上還設置有搖桿鼠標帽,對應地在面殼或底殼內裝有搖桿鼠標電路。
在所述面殼鑲件和底殼鑲件上相對的位置設置有膠塞。
所述鍵盤按鍵采用巧克力鍵帽和導電膠構成。
所述轉軸包括一對安裝在左右連接板上的平行中空轉軸,兩個分別與底殼和面殼連接的右側固定板和左側固定板通過端部套筒活套在對應的轉軸上并通過卡銷定位,連接鍵盤上、下兩部分的線路通過轉軸中間走線。
所述鍵盤上的按鍵還包括快捷鍵。
在所述底殼底面設置符合人體工學的手指位。
所述遙控器的發射器與接收器采用紅外發射和接收電路。
本實用新型的這種遙控器,整個產品設計包括兩部分,遙控器部分、鍵盤鼠標部分。合上時是遙控器,符合消費者使用遙控器的習慣;當需要鍵盤輸入時,打開時是標準字母、數字鍵盤鼠標;也符合消費者傳統使用習慣;造型新穎,手感好。采用IR通訊,能較好的控制成本。這種低成本萬能遙控、鍵盤、遙感鼠標三合一紅外遙控器方案,適合三網融合機頂盒配套用戶的需求。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多功能遙控器的示意圖。
圖2為圖1所示遙控器的底面示意圖。
圖3為圖1所示遙控器半打開狀態示意圖。
圖4為圖1所示遙控器水平展開作鍵盤使用時的示意圖。
圖5為鍵盤按鍵結構示意圖。
圖6為轉軸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以助于理解本實用新型的內容。
如圖1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多功能遙控器一種具體實施方式示意圖。多功能遙控器包括通過轉軸6鉸接的面殼1和底殼兩部分,在面殼1上設置有遙控器的功能按鍵2,對應地如圖5所示在面殼內還設置有遙控器的電路板21,形成一個完整的遙控器,用于遙控控制電視機等電器設備??梢酝ㄟ^程序的編寫來設置多功能的遙控器設備;例如設計方案可以支持4種類型共1000種設備的遙控器,以及對這些遙控器的設置操作。設備可以選擇支持代碼設置、代碼搜索用于設定各個設備類型的設備代碼。遙控器可以支持音量鎖功能,當幾個設備都能控制音量時,可以選擇控制一個設備的音量;在設備切換時,只能控制一個設備,不會控制其它設備,方便用戶控制;支持按鍵MACRO功能,如果幾個設備都有功能相同的按鍵時,可以設置成,當按下該按鍵時,可以控制幾個或所有的設備。在面殼1和底殼相對于一面設置有鍵盤8。
如圖2所示,在底殼4底面設置有電池倉蓋5,電池倉蓋5前部略凹限,形成符合人體工學的手指位7,符合遙控器操作習慣;這種設計外觀設計優美,手感好。一側還設置有鏡片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瑞摩特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瑞摩特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2010248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