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鼓式剎車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120102261.6 | 申請日: | 2011-04-0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017721U | 公開(公告)日: | 2011-10-26 |
| 發明(設計)人: | 孫于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孫于明 |
| 主分類號: | F16D65/52 | 分類號: | F16D65/52 |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科創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1 | 代理人: | 尹文濤 |
| 地址: | 528400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剎車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剎車裝置。
【背景技術】
在現有的汽車剎車裝置中,當出現剎車不穩的情況時,主要通過人工調整剎車調整臂來調整凸輪的位置,在車輛的使用中,由于經常需要調整凸輪的位置,導致剎車調整臂容易損壞,需要經常更換,維修費用高;在車輛的使用過程中也會造成制車裝置的磨損,而剎車裝置的磨損主要是剎車片的磨損,磨損后的剎車片與剎車轂之間的間隙距離變大,會導致剎車時出現偏剎或者拖剎的情況,降低了剎車的有效性,影響行車安全。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克服了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能自動調整凸輪位置、防止出現偏剎或拖剎等情況的鼓式剎車裝置。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鼓式剎車裝置,包括有剎車安裝座,在剎車安裝座上套設有剎車底盤,在剎車底盤上設置有凸輪,在剎車安裝座上鉸接有左剎車蹄、右剎車蹄,所述凸輪置于左剎車蹄、右剎車蹄之間,在左剎車蹄、右剎車蹄上相應設置有剎車片,在左剎車蹄、右剎車蹄中部之間設置有拉緊彈簧,其特征在于在左剎車蹄、右剎車蹄上端分別設置有可調整其與凸輪相對位置的自動調節裝置,在左剎車蹄、右剎車蹄之間還設置有可保持剎車片與剎車轂之間間隙距離的調整裝置。
如上所述的一種鼓式剎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動調節裝置包括有設置在左剎車蹄、右剎車蹄上端底部的支撐體,和分別與左剎車蹄、右剎車蹄上端活動連接的活動塊,所述的活動塊與左剎車蹄、右剎車蹄之間設置有楔形塊,在所述楔形塊的底部和支撐體之間設置有頂壓彈簧。
如上所述的一種剎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調整裝置包括有套筒和套設于套筒內的活動桿,在套筒的兩側邊相應地設置有對開的斜口孔,在兩側邊的斜口孔中設有使活動桿只能沿套筒向外滑動的銷軸,在套筒里設有銷軸往里拉的彈簧,所述活動桿的上表面與銷軸接觸,所述的套筒通過鏍釘連接在剎車安裝座上,在活動桿的的尾端設有條形孔,在安裝座上設有銷釘,所述銷釘置于條形孔中并可在條形孔中來回滑動。
如上所述的一種剎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斜口孔為沿活動桿向外移動方向由下至上傾斜的孔。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有以下優點:
本實用新型在現有的剎車裝置的基礎上增加了自動調節裝置和調整裝置,當凸輪的位置有偏移時,自動調整裝置會調整剎車蹄與凸輪的位置,防止出現偏剎或拖剎的情況;當剎車片出現磨損的情況,與剎車轂之間的距離增大時,調整裝置中的活動桿向外拉伸并調整剎車片與剎車轂之間的距離,使剎車片與剎車轂始終保持原有的間隙,結構簡單,可避免因頻繁使用剎車調整臂導致的磨損更換,節約了維修成本,并且保證了剎車的有效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立體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主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調整裝置結構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調整裝置剖視圖;
圖5為圖4中C處放大圖;
圖6為剎車裝置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一種鼓式剎車裝置,包括有剎車安裝座1,在剎車安裝座1上套設有剎車底盤2,在剎車底盤2上設置有凸輪3,在剎車安裝座1上鉸接有左剎車蹄41、右剎車蹄42,所述凸輪3置于左剎車蹄41、右剎車蹄42之間,在左剎車蹄41、右剎車蹄42上相應設置有剎車片5,在左剎車蹄41、右剎車蹄42中部之間設置有拉緊彈簧6,在左剎車蹄41、右剎車蹄42上端分別設置有可調整其與凸輪3相對位置的自動調節裝置7,在左剎車蹄41、右剎車蹄42之間還設置有可保持剎車片5與剎車轂8之間間隙距離的調整裝置9。
所述的自動調節裝置7包括有設置在左剎車蹄41、右剎車蹄42上端底部的支撐體71,和分別與左剎車蹄41、右剎車蹄42上端活動連接的活動塊72,所述的活動塊72與左剎車蹄41、右剎車蹄42之間設置有楔形塊73,在所述楔形塊73的底部和支撐體71之間設置有頂壓彈簧74。在剎車時,當凸輪3的位移增大時,凸輪3與左剎車蹄41、右剎車蹄42的接觸面變小,為保證剎車的有效性,彈簧74將楔形塊73向上推,使得活動塊72向外擴張并與凸輪3相楔合,增大了與凸輪3的接觸面,保證了剎車時的受力面積,防止出現偏剎或拖剎的情況,提高行車的安全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孫于明,未經孫于明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2010226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羊水細胞及其用途
- 下一篇:一種可滲透的壓敏粘合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