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天線裝置及雷達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120101101.X | 申請日: | 2011-04-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121068U | 公開(公告)日: | 2012-01-18 |
| 發明(設計)人: | 宮川哲也;箟耕治;小田誠;大森隆司;近藤基治;阪本雅人 | 申請(專利權)人: | 古野電氣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H01Q1/42 | 分類號: | H01Q1/42;H01Q3/02;H01Q13/20;G01S13/02 |
| 代理公司: | 永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陳萍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天線 裝置 雷達 | ||
1.一種天線裝置,具備:
波導管天線,具有壁面,在與輻射面正交的方向輻射電波,該輻射面是沿上述波導管天線的長邊方向延伸的上述波導管天線的一個壁面;
平板狀的波束形成用的二維開口裂縫,形成在上述波導管天線的輻射面側;
饋電波導單元,配置在上述波導管天線的與上述輻射面相反側的背面,對上述波導管天線饋電;以及
圓筒形的天線罩,具有以下直徑的圓形的斷面,該直徑等于上述輻射面的在與上述長邊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長度,以將上述波導管天線罩在上述天線罩中,使得該波導管天線配置在上述天線罩的中心。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天線裝置,其中,
上述饋電波導單元具備:
第1饋電波導管,對從外部輸入的規定模的電波進行傳輸;以及
模變換波導管,進行模變換,將來自該第1饋電波導管的規定模的電波變換為上述波導管天線用的輻射模。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天線裝置,其中,
上述模變換波導管在上述波導管天線的上述背面通過饋電用開口裂縫與該波導管天線耦合。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天線裝置,其中,
上述模變換用波導管具備:
耦合用共振部,與上述第1饋電波導管耦合;以及
饋電用共振部,經由上述饋電用開口裂縫與上述波導管天線耦合。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天線裝置,其中,
在上述饋電用共振部內,具備與上述耦合用共振部進行匹配的匹配部。?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天線裝置,其中,
上述天線罩具備:
外壁,輻射面側的側斷面為半圓形;以及
內壁,在該外壁的內側配置在上述外壁與上述天線之間,以沿上述外壁的形狀形成。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天線裝置,其中,
上述外壁與上述內壁的最短間隔在上述半圓形的圓周上的兩個端部附近比在上述半圓形的圓周上的中點處寬。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天線裝置,其中,
上述最短間隔在上述圓周的從上述中點到上述端部的規定范圍中是輻射電磁波的波長λg的1/4。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天線裝置,其中,
在上述圓周的從規定位置到上述端部的范圍中,上述外壁與上述內壁的上述最短間隔比輻射電磁波的波長λg的1/4寬。
10.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天線裝置,其中,
上述最短間隔在從上述中點到接近各端部的規定位置的規定范圍中是固定的,隨著從該規定位置靠近上述各端部而變寬。
11.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天線裝置,其中,
上述天線罩的上述內壁具備:
第1內壁,從上述中點形成到上述規定位置,與上述外壁的最短間隔是固定的;以及
第2內壁,以上述規定位置作為一端延伸,具有與從上述中點朝向上述半圓形的中心的方向平行的斷面。?
12.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天線裝置,其中,
上述天線罩具備:
外壁,輻射面側的側斷面為半圓形;以及
內壁,在該外壁的內側配置在上述外壁與上述天線之間,以沿上述外壁的形狀形成。
13.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天線裝置,其中,
上述外壁與上述內壁的最短間隔在上述半圓形的圓周上的兩個端部附近比在上述半圓形的圓周上的中點處寬。
14.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天線裝置,其中,
上述最短間隔在從上述中點到接近各端部的規定位置的規定范圍中是固定的,隨著從該規定位置靠近上述各端部而變寬。
15.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天線裝置,其中,
上述天線罩的上述內壁具備:
第1內壁,從上述中點形成到上述規定位置,與上述外壁的最短間隔是固定的;以及
第2內壁,以上述規定位置作為一端延伸,具有與從上述中點朝向上述半圓形的中心的方向平行的斷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古野電氣株式會社,未經古野電氣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20101101.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