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防堵塞曝氣生物濾池無效
| 申請號: | 201120097938.1 | 申請日: | 2011-04-0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080948U | 公開(公告)日: | 2011-12-21 |
| 發明(設計)人: | 劉建廣;張彥浩;李愷;馮萌萌;劉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建筑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2F3/02 | 分類號: | C02F3/02 |
| 代理公司: | 濟南舜源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苗峻 |
| 地址: | 250101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堵塞 生物 濾池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微污染水源水凈化和污水回收再利用的生物膜水處理裝置,尤其涉及一種防堵塞曝氣生物濾池。
背景技術
上向流曝氣生物濾池是生物膜水處理工藝中常用的設備,該生物濾池中多采用濾板濾頭的承托結構,濾板起支撐濾料的作用,而濾頭設置有濾帽,在進水時起均勻布水的作用。為防止污物堵塞濾帽,通常將濾帽設計成格柵狀,但由于濾帽的縫隙相對較小,長期使用時,容易截留污物和生長生物膜,使過濾阻力增加,嚴重時甚至造成堵塞,影響運行處理效果,必要時需要進行反沖洗清理。當對生物濾池進行反沖洗時,由于濾帽堵塞,反沖洗空氣和反沖洗水不能順利通過濾頭,會造成濾板被頂起,損壞曝氣生物濾池。最終,只能將濾料清理出來,維修濾板,更換濾頭,增加了維護人員的勞動量,也增加了維護成本。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制造成本低、能均勻布水的防堵塞曝氣生物濾池。
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防堵塞曝氣生物濾池,包括池體,池體內設有濾板、承托層和濾料層,濾板上設有濾頭,所述濾頭包括濾桿及與濾桿一端螺紋連接的預埋件,濾頭通過預埋件與濾板連接;所述承托層包括至少兩層粒狀填料,下層填料粒徑大于上層填料粒徑;所述濾料層由不同粒徑的濾料組成。本實用新型采用了無濾帽的濾頭,濾頭出口斷面大大增加,可有效防止濾頭堵塞,保證了水流的通暢。為提高布水效果,本實用新型對承托層的填料粒徑進行了調整,下層填料粒徑大于上層填料粒徑,且填料顆粒間的縫隙增大,更利于氣和水的均勻分布,同時可有效防止因局部氣量過大而造成的上層承托層松動現象,有效防止填料泄漏。
進一步,所述承托層由三層粒狀填料組成,其中最底層采用大粒徑填料,承托層由下向上填料粒徑分別為40~60mm、20~30mm、8~16mm。將承托層分為三層粒徑不同的填料層,水流進入后,可均勻分散,提高了布水效果。
優選的,所述承托層填料由卵石、礫石或瓷球中的一種或幾種混合而成。
進一步,所述濾料層濾料為火山巖或陶粒,濾料層粒徑由下向上分別為8~10mm、4~6mm、1~3mm。濾料層由不同粒徑的濾料組成,經反沖洗整理后,濾料層粒徑由下到上逐漸減小,濾料間的空隙逐漸變大,成為變空隙濾料層,恰好與濾料層中隨水流方向水質污染物濃度逐漸降低的變化趨勢相適應,底部大粒徑大空隙濾料可生長較厚的生物膜而保持較小的阻力,而頂層小粒徑小空隙濾料可保證出水精度。
本實用新型將傳統的帶濾帽濾頭改為無濾帽濾頭,并調整承托層填料組成及粒徑范圍,既有效防止了濾頭堵塞現象,減小了上向流水流的阻力,又提高了均勻布水布氣和反沖洗效果,保證了曝氣生物濾池的長期穩定運行。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進行詳細描述: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的剖視示意圖;
圖中,1、池體,2、濾料層,3、承托層,4、曝氣進氣管,5、反沖洗進氣管,6、排泥管,7、濾頭,8、濾柄,9、預埋件,10、濾板,11、進水管,12、反沖洗進水管,13、曝氣管,14、排污管,15、排污槽,16、凈水排水管,17、凈水排水槽。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防堵塞曝氣生物濾池,如圖所示,包括池體1,池體1下部左側設有曝氣進氣管4、反沖洗進氣管5、排泥管6,池體1下部右側設有進水管11、反沖洗進水管12,池體1上部設有凈水排水槽17、排污槽15及與凈水排水槽17連接的凈水排水管16、與排污槽15連接的排污管14。池體1內從下到上設有濾板10、承托層3、濾料層2,濾板10上設有若干等距分布的濾頭7,所述濾頭7無濾帽,即所述濾頭7包括濾柄8及與濾柄一端螺紋連接的預埋件9,所述預埋件9與濾板10固定連接,濾柄8位于濾板下方。所述承托層3內設有曝氣管13,曝氣管13與曝氣進氣管4連接,用于向池體內注入氧氣。承托層3的填料采用多組粒徑不同的大粒徑的卵石,底層粒徑最大,由下到上粒徑范圍分別為40~60mm、20~30mm、8~16mm。濾料層2由粒徑不同的火山巖濾料組成,經反沖洗整理后,濾料層2的濾料按粒徑大小分布,由下向上粒徑分別為8~10mm、4~6mm、1~3mm。
工作時,需處理的水經進水管進入濾板下方的配水室,再經濾頭分配進入承托層,通過承托層的均勻布水進入濾料層,向上流穿過濾料層,由曝氣進氣管供氣進行曝氣供氧,水中污染物在濾料層中分解。由于采用了無濾帽的濾頭,濾頭出水口面積大,進水中攜帶的懸浮物不會被濾頭截留,直接進入承托層,承托層填料間空隙較大,懸浮物隨水流進入濾料層并被截留,截留的懸浮物在反沖洗時被沖洗出濾池。當承托層中積聚懸浮物時,可借助反沖洗水流作用將底部承托層沖洗松動,將懸浮物沖洗出去,從而避免了因濾頭堵塞造成的濾板損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建筑大學,未經山東建筑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2009793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擴展端口橋設備中實現多播轉發的方法、裝置及系統
- 下一篇:卡連接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