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次性高效環保空調過濾網有效
| 申請號: | 201120096132.0 | 申請日: | 2011-04-0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155121U | 公開(公告)日: | 2012-03-07 |
| 發明(設計)人: | 嚴玉蓉;郭煜星;王丹琪;汪濤濤;湯仲標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南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B01D46/12 | 分類號: | B01D46/12;B01D46/42;F24F13/28;F24F11/02 |
| 代理公司: | 廣州粵高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何淑珍 |
| 地址: | 510640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次性 高效 環保 空調 過濾網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可有效吸收微塵、有優良抑菌效能的一次性高效環保空調過濾網。?
背景技術
根據國家的統計結果,微小粉塵正是引起人體呼吸道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流感防范與控制中,呼吸道的防護為第一大重任。擁擠的工作環境中,中央空調的過濾成為預防流感和呼吸系統疾病的關鍵。醫院空氣不流通,空氣質量過差導致醫院交叉感染機會增加。世界衛生組織有一個統計顯示,室內空氣污染造成的疾病負擔超過室外空氣污染造成的負擔5倍。隨著室內空氣凈化越來越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問題,室內空調過濾網的過濾效能也得到了人們的普遍關注。?
目前,大部分室內空調所采用的過濾網僅由一層塑料網加上普通加強網組成,僅能濾除到大的浮塵和毛發等,而對于微小粉塵(例如50um及以下)根本沒有過濾的能力,例如浮塵粒徑(0.1~2.0μm)、細菌(0.5~1.5μm)、螨蟲(0.5~1mm)、流感病毒(0.09~1.0μm),這些都是現有濾網所無法除去的。該項領域的產品已開發出了活性炭氈濾網,主要用來過濾或吸附有害氣體、掉發物、氣味和煙霧,但是對有害細菌的清除卻同樣沒有理想效果,而且并沒有普及到家庭用單機空調中。現有的這類活性炭氈濾網亦有其使用壽命,非永久使用,清洗勢必也會加速其活性物質老化,綜合使用成本相應提高。另外,活性炭微細粉塵的脫出更成為了空氣質量控制的一個潛在的隱患,這也是對空氣的一種污染。?
同時,一般家用空調的清洗周期為3個月到6個月,這不僅對于空調的送風質量和電耗十分不利,也因為沒有得到人們的如期執行致使空調的過濾網根本起不到對微塵以及細菌病毒的屏蔽清除作用。一次性濾網使用后廢棄物同樣需要得到有效處理,使用一般材料勢必造成環境污染,而具有可降解的材料也將成為該領域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原材料之選。?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過濾網不能良好吸收微塵、細菌以及需要定期清洗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一次性高效環保空調過濾網。該過濾網不僅具備良好的吸收灰塵、優良抑菌功能,而且可降解,環保低碳,同時具備可以實時跟蹤風速及過濾效果,及時提醒用戶更換濾網的自動報警裝置,有效控制能耗,提高對設備的保護以延長其使用壽命。?
本實用新型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次性高效環保空調過濾網,包括濾網機架4,還包括可拆卸地連接在濾網機架4上的濾網膜,所述濾網膜由三層組成,第一層為微米級纖維層3,微米級纖維層3為纖維平均直徑為1~50μm,克重為10~80g/m2的機織、針織及非織造布,第二層為微/納米纖維層2,微/納米纖維層為纖維平均直徑為10~1000nm,克重為0.3~20g/m2的機織、針織及非織造布,第三層為微米纖維加固層1,微米纖維加固層1為纖維平均直徑為1~20μm,克重為10~60g/m2的機織、針織及非織造布;離濾網支架4最近的是第一層。?
所述可拆卸地連接為濾網支架4與濾網膜之間用掛鉤、螺絲連接或魔術貼連接。?
所述微米級纖維層3是由可降解材料經過靜電紡絲、閃蒸紡絲、復合熔噴紡絲、復合紡粘紡絲、復合纖維針刺或復合纖維水刺制成纖維平均直徑為1~50μm,克重為10~80g/m2的無紡布;或者可降解材料經過復合紡絲獲得的復合纖維經過機織或編織而得到的纖維平均直徑為1~50μm,克重為10~80g/m2的布樣材料,所述復合纖維的復合方式包括皮芯、海島、桔瓣、裂片或中空桔瓣。該層纖維可以具有抗菌功能,如具有抗菌功能,其抗菌性能對于革蘭氏陽性菌和革蘭氏陰性菌的抗菌率均在98%以上。?
所述微/納米纖維層2是由可降解材料經過靜電紡絲、閃蒸紡絲、復合熔噴紡絲、復合紡粘紡絲、復合纖維針刺或復合纖維水刺制成纖維平均直徑為10~1000nm,克重為0.3~20g/m2的無紡布;或者可降解材料經過復合紡絲獲得的復合纖維經過機織或編織而得到的纖維平均直徑為10~1000nm,0.3~20g/m2的布樣材料,所述復合纖維的復合方式包括皮芯、海島、桔瓣、裂片或中空桔瓣。所述微/納米纖維層2的纖維平均直徑可以為納米級的10~100nm或者微米級的100~1000n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南理工大學,未經華南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2009613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