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轉輪式間接-直接復合型蒸發冷卻空調機組無效
| 申請號: | 201120088266.8 | 申請日: | 2011-03-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024420U | 公開(公告)日: | 2011-11-02 |
| 發明(設計)人: | 黃翔;羅絨;靳貴銘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工程大學 |
| 主分類號: | F24F3/00 | 分類號: | F24F3/00;F24F3/147 |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專利事務所 61214 | 代理人: | 羅笛 |
| 地址: | 710048 ***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轉輪 間接 直接 復合型 蒸發 冷卻 空調 機組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空調制冷技術領域,涉及一種適用于空調系統的冷卻器,具體涉及一種轉輪式間接-直接復合型蒸發冷卻空調機組。
背景技術
展望21世紀空調技術的發展,“節約能源、保護環境和獲取趨于自然條件的舒適健康環境”必將是空調技術發展的總目標。而蒸發冷卻技術是一種環保、高效、綠色低碳且經濟的冷卻方式,但其溫降和使用范圍受限,受室外氣象條件的限制,運行不穩定,這就對蒸發冷卻技術提出了更大的挑戰。
1.?國內外研制開發的空氣-空氣熱回收產品種類很多,如板式熱回收器(熱回收效率40%~60%)、轉輪式熱回收器(熱回收效率70%~80%)、熱管式熱回收器(熱回收效率60%~70%)等。其中板翅式熱回收器應用較廣,其結構緊湊,換熱效率較高,但由于換熱器流道狹窄,很容易堵塞,難清洗,阻力大,能耗較高。
2.蒸發冷卻系統采用的單級蒸發直接冷卻空調形式,容易受氣候和地域等條件的諸多限制,存在空調區域濕度偏大,溫降有限,不能滿足要求較高場合的使用等問題。
3.目前,熱管式換熱器被集成到蒸發冷卻系統中,雖然其換熱效率較高,但其布置非常復雜而且對安裝要求比較高。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轉輪式間接-直接復合型蒸發冷卻空調機組,將熱回收裝置與蒸發冷卻裝置有機地結合,使一套裝置具有熱回收和蒸發冷卻兩種功能,結構緊湊、布置合理且換熱效率高。
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轉輪式間接-直接復合型蒸發冷卻空調機組,包括蒸發冷卻裝置和熱回收裝置,該空調機組使用轉輪式換熱器,設置轉輪式換熱器的新風側在蒸發冷卻裝置中,設置轉輪式換熱器的回風側在熱回收裝置中,蒸發冷卻裝置按進風方向,包括機組殼體上設置的新風口、第一過濾器、轉輪式換熱器的新風側、間接蒸發冷卻器、直接蒸發冷卻器、第一擋水板、送風機和機組殼體上設置的送風口,熱回收裝置按回風方向,包括機組殼體上設置的回風口a、第二過濾器、直接蒸發冷卻段、第二擋水板、轉輪式換熱器的回風側、排風機和機組殼體上設置的排風口。
本實用新型的特點還在于,
與間接蒸發冷卻器相對應的機組殼體的側壁上還設置有回風口b。
轉輪式換熱器的新風側和轉輪式換熱器的回風側之間設置有分隔板。
與現有的蒸發冷卻空調機組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特點:
(1)將轉輪熱回收裝置應用于空調蒸發冷卻器,以取代目前所采用的板翅式熱交換器,大大提高換熱效率,效率可高達80%以上,降低運行能耗。
(2)將熱回收裝置與蒸發冷卻裝置有機地結合,使一套裝置具有熱回收和蒸發冷卻兩種功能,從而達到夏季降溫,冬季熱回收。
(3)將兩級間接蒸發冷卻與直接蒸發冷卻相結合,使空調降溫15℃以上,提高冷卻效率。
(4)冬季可對室外新風進行預熱,使室外新風溫升15℃左右,提高了換熱效率。
(5)由于增設了直接蒸發冷卻段,從而使該裝置具有加濕和凈化的功能。
(6)設置了第二擋水板,以防止水滴通過進入回風側轉輪轉移到轉輪新風側,從而增加新風的含濕量。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蒸發冷卻空調機組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正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蒸發冷卻空調機組中轉輪式換熱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新風口,2.?第一過濾器,3.轉輪式換熱器,4.間接蒸發冷卻器,5.直接蒸發冷卻器,6.第一擋水板,7.送風機,8.送風口,9.回風口a,10.第二過濾器,11.直接蒸發冷卻段,12.第二擋水板,13.排風機,14.排風口,15.回風口b,16.?轉輪式換熱器的新風側,17.?密封條,18.傳動裝置,19.傳動皮帶,20.分隔板,21.轉輪式換熱器的回風側,22.箱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復合型蒸發冷卻空調機組,采用熱回收裝置與蒸發冷卻裝置復合的結構,采用轉輪式換熱器,設置轉輪式換熱器3的新風側在蒸發冷卻裝置中,設置轉輪式換熱器3的回風側在熱回收裝置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工程大學,未經西安工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20088266.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