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復合廢料分離設備無效
| 申請號: | 201120083043.2 | 申請日: | 2011-03-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006624U | 公開(公告)日: | 2011-10-12 |
| 發明(設計)人: | 趙繼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趙繼亮 |
| 主分類號: | B32B38/10 | 分類號: | B32B38/1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納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胡堅 |
| 地址: | 515136 廣東省汕頭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復合 廢料 分離 設備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到廢料處理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到用于對復合材料進行拆卸分離的設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在服裝或棉被生產過程中,會裁剪出大量的復合廢料,參照圖1中所示,所謂的復合廢料1也就是由上面料層1a和下面料層1c,以及設于上面料層1a和下面料層1c之間的夾料層1b組成,上面料層1a和下面料層1c一般為相對結實的布料,而夾料層1b一般為相對比較松散的海綿、棉絮、毛絨、蠶絲等材料,為了對這些復合廢料回收再利用,一般需要將這三層材料層分離開,尤其是將夾料層與兩面料層進行分開處理,由于在生產裁剪過程之前這三層材料層是縫紉在一起的,傳統的將這三層材料層分離開的方式都采用人工手動撕開,工作效率低,人工成本高。
發明內容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決現在分離復合廢料操作的工作效率低,人工成本高的技術問題,而提出一種復合廢料分離設備。
為解決本實用新型所提出的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復合廢料分離設備,其特征是:包括有一條傳動帶和一組設在傳動帶尾端的面料分離裝置;所述的面料分離裝置主要由相互平行的上釘輪和下釘輪組成,所述的上釘輪的上方設有與其相切的上脫料刀片,上脫料刀片與上釘輪相連接的邊為鋸齒狀的刀刃;所述的下釘輪的下方設有與其相切的下脫料刀片,下脫料刀片與下釘輪相連接的邊也為鋸齒狀的刀刃;所述的上釘輪上的各釘子與下釘輪上的各釘子位置相互錯開,且上釘輪上的各釘子分散在上脫料刀片的各鋸齒縫所對應的位置上,下釘輪上的各釘子分散在下脫料刀片的各鋸齒縫所對應的位置上。
所述的上釘輪和下釘輪的兩輪軸端部通過齒輪或皮帶或鏈條同步旋轉連接。
所述的下釘輪和傳動帶共一臺電機驅動。
所述的傳動帶的尾端上方設有一壓料輪。
在所述上脫料刀片與上釘輪相切位置的后方設有上面料排料板;在所述上釘輪與下釘輪間隙的后方還設有夾料排料板;在所述下脫料刀片與下釘輪相切位置的后方設有下面料排料板。
在所述上脫料刀片與上釘輪相切位置設有上雙刃切料刀,在上雙刃切料刀上固定有一刀刃軸。
在所述下脫料刀片與下釘輪相切位置設有下雙刃切料刀,在下雙刃切料刀上也固定有一刀刃軸。
所述上雙刃切料刀的刀刃軸通過齒輪或皮帶或鏈條與上釘輪的軸連接;所述下雙刃切料刀的刀刃軸通過齒輪或皮帶或鏈條與下釘輪的軸連接。
在所述的上釘輪和壓料輪上方設安全殼體。
所述的上釘輪或/和下釘輪上的釘子為可拆卸更換的結構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將復合廢料排好放在傳動帶上,由傳動帶送入到面料分離裝置中,通過分離裝置中的上釘輪和下釘輪分別釘入到上面料和下面料中,在上釘輪和下釘輪旋轉過程中將復合廢料中的縫紉線撕斷,使三層材料層分離排出,提高工作效率,節省了大量人力。
附圖說明
圖1為復合廢料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去除殼體和支架后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面料分離裝置部分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5為圖3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優選的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結構作進一步地說明:
參照圖2、圖3及圖5中所示,本實用新型由傳動帶2和面料分離裝置3兩大部分組成。
傳動帶2主要用于放料和輸料之用,傳動帶2的前端和尾端各設有一個滾輪21、22,通過兩滾輪21、22固定在支架4上,尾端的滾輪22的輪軸上通過驅勸輪與電機5的驅動輪連接,連接的方式可以是皮帶連接方式,也可以是齒輪嚙合連接方式,還可以是鏈條連接方式,由電機5驅動傳動帶2循環移動,輸送圖1中所示的復合廢料1到面料分離裝置3中。為了將擺放在傳動帶2上的復合廢料1進行初步壓平傳送,在所述的傳動帶2的尾端上方設有一壓料輪2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趙繼亮,未經趙繼亮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2008304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