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齒列矯正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120078132.8 | 申請日: | 2011-03-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036345U | 公開(公告)日: | 2011-11-16 |
| 發明(設計)人: | 魏佑臻;蔡志昌 | 申請(專利權)人: | 美萌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C7/00 | 分類號: | A61C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龍寰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孫皓晨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矯正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有關一種齒列矯正結構,尤指一種可避免食物殘渣殘留,并采用滾動卡合方式,使滑蓋與本體得以穩固結合的齒列矯正結構。
現有技術
現有的齒列矯正,通常采用各式齒列矯正器(例如牙箍或牙套)而加以進行。其原理主要利用齒列矯正線對牙齒施加壓力,而將牙齒校準至適當的咬合位置,以改善各種齒顎缺陷。
隨著齒列矯正的普遍,各種齒列矯正器亦隨的于市場上出現。其中自鎖式齒列矯正器為新一代的矯正器,其使用不僅得以降低矯正線與矯正器間的摩擦力,進而降低矯正過程中所產生的酸痛感;并可加快牙齒的移動速度,而縮短齒列矯正所需時間。
現有自鎖式齒列矯正器是由一本體與一滑蓋所組成;其中該滑蓋與本體相樞接;該本體于一側設有一凹槽,供將齒列矯正線置放于其內,于另一側則結合有一底座,用以將本體附著于使用者的牙齒表面上。
前述滑蓋通常是利用鳩尾結構而結合于本體上。例如,前述滑蓋可于一端設置有指狀凸起,以與本體上所設置的梳狀凹陷相互卡合,而將齒列矯正線固定于本體的凹槽內,以達到較佳的齒列矯正效果。
然而,在齒列矯正的過程中,當前述滑蓋與本體相互卡合后,其于表面仍存有許多開放性的狹窄空隙,因此食物將容易殘留于此等空隙內。食物殘渣的殘留不僅容易滋生細菌,影響口腔衛生;其對于滑蓋的正常閉合更將產生影響,而造成整體齒列矯正器運作不良的情況。
此外,當以鳩尾結構作為滑蓋與本體的卡合方式時,此兩者相互卡合部位通常為整體構強度最弱處;如此,于齒列矯正過程中,將容易造成滑蓋的形變。
有鑒于此,為改善上述的缺點,本實用新型的設計人提出一種可避免食物殘渣殘留,并采用滾動卡合方式,使滑蓋與本體得以穩固結合的齒列矯正結構。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齒列矯正結構,藉由將用于結合本體與滑蓋的結構加以內部化設計,并將滑蓋外側面設計為一光滑表面,可避免食物殘渣殘留于其表面。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齒列矯正結構,藉由將一球形體設置于本體與滑蓋之間,而以滾動卡合方式使本體與滑蓋相互穩定結合。
為達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齒列矯正結構,其包括:
一本體,于其頂面設有至少一容置槽,供置放一齒列矯正線;于鄰近前述容置槽的頂面設有一凹座;于前述凹座的兩側則分別設有至少一條軌道;
一底座,固定于前述本體的底面;
一球形體,以可滾動方式容置于前述凹座內;以及
一滑蓋,以兩側邊可滑動地結合于前述本體的軌道內,并于該滑蓋的一內側面上設有一縱走溝槽;該縱走溝槽與該球形體相結合,且該縱走溝槽溝深由前端至后端逐漸變淺;
當完全推入滑蓋時,該球形體卡合于前述縱走溝槽內溝深最淺處,由此該滑蓋得以穩定地與該本體相互結合。
所述的齒列矯正結構,其中,該球形體由高強度材質制成。
所述的齒列矯正結構,其中,該球形體的材質選自于金屬、高分子物質、陶瓷以及聚合物所組合中至少之一。
所述的齒列矯正結構,其中,該聚合物為聚醚醚酮(Polyether?ether?ketone)。
所述的齒列矯正結構,其中,前述本體于凹座的兩側分別設有一條軌道。
所述的齒列矯正結構,其中,前述本體于頂面上更設有一標示部。
所述的齒列矯正結構,其中,更包括一標示件,供結合于該標示部上。
所述的齒列矯正結構,其中,該滑蓋具有一光滑的外側面。
所述的齒列矯正結構,其中,該本體與底座由金屬、陶瓷或高分子物質所制成。
所述的齒列矯正結構,其中,該容置槽的一內側壁的下半部突設有一凸部,當完全推入滑蓋時,滑蓋的前端底部得以抵觸于該凸部的頂面。
為對于本實用新型的特點與作用能有更深入的了解,茲憑借實施例配合附圖詳述于后。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齒列矯正結構的立體外觀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齒列矯正結構的立體分解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齒列矯正結構的正視圖;
圖4A與圖4B為本實用新型的齒列矯正結構沿aa’線的剖面示意圖,其中滑蓋系分別位于開、闔狀態;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齒列矯正結構于牙齒上的使用狀態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美萌科技有限公司,未經美萌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20078132.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