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電感元件有效
| 申請號: | 201120074701.1 | 申請日: | 2011-03-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026531U | 公開(公告)日: | 2011-11-02 |
| 發明(設計)人: | 莫家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弘鄴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5K1/16 | 分類號: | H05K1/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龍寰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孫皓晨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感 元件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電感元件,尤指可通過金屬磁感線圈效應而縮小體積的電感元件,利用二基材于相對表面間的多金屬導體、金屬內芯形成電感效應,解決電感元件使用金屬繞線半自動化的瓶頸。
背景技術
隨著科技時代不斷突飛猛進,各種實用先進的電子、電氣產品陸續問世,也帶給人們在生活上、工作上的許多便利性,更具有省時、省工、高工作效率等優點,且因應電子、電氣產品的不斷創新、改良,各種電子、電氣產品內部最主要的控制系統、電路機板,也持續的改良、進步,為了節省控制系統、電路機板的體積,使電子、電氣產品具有輕、薄、短、小的外觀造型,而各式電子零件也都朝向微小化的體積設計,避免占用控制系統、電路機板上太大的空間,供控制系統、電路機板有更充足的空間進行電路布局,并可適度縮小電路機板的體積,符合電子、電氣產品呈現輕、薄、短、小外型的設計概念。
而電感元件(Inductor)或稱線圈(Choke)如圖8所示,是電子零件中經常使用的元件,乃利用電路中電流的改變來儲存電能,進行適度的充電與放電,電感元件為屬于被動元件,是利用磁性體或非磁性的金屬材料為芯材A,予以纏繞線圈B而組成,通過線圈B的電流變化,以產生磁通量變化,形成磁場現象,即藉由交流的電流產生磁場,并利用變動的磁場感應出電流,如此的線性比例,即為電感;惟,目前所使用的電感元件,均是在芯材A外部纏繞線圈B所構成,在實際應用時,則存在諸多缺失、困擾,其中:
(1)電感元件的芯材A外部纏繞線圈B后,造成芯材A的體積尺寸增加,則應用于電路板時,會占用較大的空間,影響電路板的電路布局。
(2)電感元件的芯材A外部纏繞線圈B,必須注意線圈B間相鄰的間距,容易產生間距太大或過小的不當纏繞狀況,且線圈B會裸露于芯材A外部,并直立設置于電路板表面,容易在組裝時或移動時,與外部電子零件產生碰撞或抵觸,導致線圈B產生刮擦、斷裂現象,影響電感元件的充、放電功能。
(3)當芯材A體積過小而予以纏繞線圈B時,其自動化的制程困難,需要以人工來纏繞線圈B。
因此,如何解決目前電感元件纏繞線圈方式不佳、體積尺寸增加的問題,必須予以改善,即為本創作人及從事此行業的相關廠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者。
發明內容
故,創作人有鑒于上述的問題與缺失,乃搜集相關資料,經由多方評估及考量,并以從事于此行業累積的多年經驗,經由不斷試作及修改,始設計出此種可縮小體積、解決使用金屬繞線半自動化的瓶頸的電感元件的新型專利誕生。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電感元件的二基材,通過PCB制程、鉆孔、影像轉移、電鍍、蝕刻加工、防焊或表面處理...等加工制程,成型預設線路布局,且二基材的相對表面分別設有呈放射線狀、錯位式的多金屬導體,二相對表面呈錯位式的多金屬導體二端,即分別設有相對應的連接點,并于多金屬導體間通過粘著劑結合金屬內芯,則多金屬導體二端的連接點,通過焊接加工予以電氣連接,供多金屬導體配合金屬內芯呈連續卷繞式金屬磁感線圈效應的電氣導通,達到縮小電感元件體積、提升電感效應及整流功能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該二基板相對表面的多金屬導體,是于二端的各連接點通過焊料(可為錫膏、錫球、或銀膠等)進行焊接加工(可為回焊爐),供二基板相對表面呈放射線狀、錯位式的多金屬導體形成連續繞式的電氣導通,并配合金屬內芯形成感應區,且其中一側基板,是由感應區的多金屬導體朝向另側的外側表面分別延伸輸入側、輸出側。
本實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該二基板相對表面的銅箔層,是加工成型為預設線路布局的感應區、呈放射線狀且錯位式的多金屬導體,并于二基板的銅箔層外表面分別披覆絕緣的樹酯層,以保護成型的預設線路避免氧化、焊接短路的現象,通常先對二銅箔層外表面進行刷磨或微蝕等加工處理,使二銅箔層的銅面進行適當的粗化清潔處理,且通過網版印刷、簾涂或靜電噴涂等加工方法,將液態感光綠漆涂覆于二銅箔層外表面,即經過烘干處理后待其冷卻,則送入紫外線曝光機中進行曝光處理,使綠漆在底片透光區域受紫外線照射,便產生聚合反應,而利用碳酸鈉水溶液將涂層上未受光照的區域顯影去除,再施以高溫烘烤使綠漆中的樹酯層完全硬化,則成型于二基板相對表面的銅箔層的外表面。
本實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該金屬內芯,是可呈環形狀的非晶質金屬內芯,且非晶質金屬內芯可為:鐵基非晶、鐵鎳基非晶、鈷基非晶或鐵基納米晶等,各式非晶質金屬材質;且非晶質金屬內芯則可呈圓形狀、環形狀、矩形狀、多邊形狀、中空框形狀或幾何形狀等,多種不同形狀的設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弘鄴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弘鄴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2007470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殼體及具有該殼體的便攜式終端
- 下一篇:馬達軸管內部構件的定位構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