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工程機械車身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120070525.4 | 申請日: | 2011-03-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000392U | 公開(公告)日: | 2011-10-05 |
| 發明(設計)人: | 戚雪東;孫立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奔宇車身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F9/08 | 分類號: | E02F9/08;E02F9/16 |
| 代理公司: | 揚州市錦江專利事務所 32106 | 代理人: | 江平 |
| 地址: | 225212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工程機械 車身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各類工程機械車身,如挖掘機車身、裝載機車身等的結構領域。
背景技術
傳統工程機械車駕駛室整車總拼,多采用多層鈑金拼焊組合,駕駛室多分為內外鈑金件的結構。此種結構在實際操作用,焊接程序復雜;整體駕駛室的強度和剛度偏弱。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牢固可靠的工程機械車身結構。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工程機械車身結構,包括車身,所述車身內焊接骨架,骨架包括左側型材和右側型材,右側型材設置在左側型材的右側,左側型材和右側型材之間焊接頂橫梁,左側型材的前端連體設置左前立柱,右側型材的前端連體設置右前立柱,左側型材的后端焊接左后立柱,右側型材的后端焊接右后立柱,左后立柱與右后立柱之間焊接后頂橫梁和后下橫梁,后下橫梁設置在后頂橫梁的下方;所述左側型材的下方焊接左側中立柱,左側中立柱設置在左前立柱與左后立柱之間。
本實用新型由于在車身內焊接骨架,提高車身的強度和剛度的性能,牢固可靠,在工程機械翻滾和遭遇落物情況下,能給司乘人員有效的保護,提升駕駛室在使用過程中的安全系數。
為了使骨架更牢固,后頂橫梁與后下橫梁之間設置后圍橫梁,后圍橫梁的右端與右后立柱焊接,后圍橫梁的左端與左后立柱焊接。
同理,左后立柱與左側中立柱之間焊接加強橫梁。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圖2為骨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車身,2骨架,2-1后頂橫梁,2-2右側型材,2-3右后立柱,2-4后圍橫梁,2-5后下橫梁,2-6左后立柱,2-7頂橫梁,2-8左側型材,2-9左側中立柱,2-10加強橫梁。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為工程機械車身結構,包括車身1,車身1內焊接骨架2。如圖2所示,骨架2包括左側型材2-8和右側型材2-2,右側型材2-2設置在左側型材2-8的右側,左側型材2-8和右側型材2-2之間焊接頂橫梁2-7,左側型材2-8的前端連體設置左前立柱2-12,右側型材2-2的前端連體設置右前立柱2-11,左側型材2-8的后端焊接左后立柱2-6,右側型材2-2的后端焊接右后立柱2-3,左后立柱2-6與右后立柱2-3之間焊接后頂橫梁2-1和后下橫梁2-5,后下橫梁2-5設置在后頂橫梁2-1的下方,后頂橫梁2-1與后下橫梁2-5之間設置后圍橫梁2-4,后圍橫梁2-4的右端與右后立柱2-3焊接,后圍橫梁2-4的左端與左后立柱2-6焊接。左側型材2-8的下方焊接左側中立柱2-9,左側中立柱2-9設置在左前立柱2-12與左后立柱2-6之間,左后立柱2-6與左側中立柱2-9之間焊接加強橫梁2-1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奔宇車身制造有限公司,未經江蘇奔宇車身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2007052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節水器
- 下一篇:液電復合混合動力挖掘機驅動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