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連接器及該連接器的接線端子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120059794.0 | 申請日: | 2011-03-0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985301U | 公開(公告)日: | 2011-09-21 |
| 發明(設計)人: | 徐建伍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森聯電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R13/02 | 分類號: | H01R13/02;H01R13/502;H01R13/646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傳鑫;潘中毅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連接器 接線 端子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連接器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連接器及該連接器的接線端子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很多產品都已經實現了數字化,數據的傳輸變得愈加重要,速度的快慢也更加被人們所關注,USB(通用串行總線)2.0的傳輸速度已經可以讓數據進行較快的傳輸(最大傳輸速率480Mbp/s),而USB3.0的傳輸速度更是高于USB2.0的8倍以上(最大傳輸速率可以達到5Gb/s)。
對于接線端子傳輸速度的保證就是接線端子在通過高壓測試時不會出現串音串連現象。現有市場上的接線端子結構絕大多數通不過高頻測試。結合參見圖1和圖2,為現有技術中接線端子的結構示意圖。現有市場上的接線端子主要由殼體8和焊接固定在所述殼體上的多個端子9組成,殼體8相對的兩側分別設置接觸端81和焊接端82,多個端子9包括分別排布設置在所述接觸端81上的第一端子91和設置在所述焊接端82上的第二端子92,第一端子91通常設置為九根,第二端子92通常也設置為九根,兩端子匹配連接,該種產品具有如下缺陷:由于接線端子的標識碼較多較密,而常常導致接線端子在高頻測試狀況不能達到要求。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連接器及該連接器的接線端子結構,使得具有該接線端子的USB在高壓測試時不會出現串音串聯現象,可以更好的接觸電抗電阻,不僅能夠通過高頻測試,而且具有優良的電器特性,提升了傳輸速度。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接線端子結構,主要由絕緣殼體和焊接固定在所述絕緣殼體上的多個端子組成,所述絕緣殼體相對的兩側分別設置接觸端和焊接端,所述多個端子包括分別排布設置在所述接觸端上的第一端子和設置在所述焊接端上的第二端子,所述第一端子設置為九根,所述第二端子設置為十根,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在所述絕緣殼體的內部對應匹配連接。
優選的,所述絕緣殼體是由頂焊接板和底焊接板卡固形成的框體,所述絕緣殼體由塑膠材料制成。
所述底焊接板呈方體板狀,所述接觸端和所述焊接端的部份結構設置在該底焊接板相對的兩端;所述接觸端一側的所述底焊接板上開設凹槽,所述第一端子中的四根端子設置在所述凹槽中。
所述第一端子的端頭置入所述頂焊接板和所述底焊接板相卡固后的絕緣殼體的內部。
所述頂焊接板和所述底焊接板的兩端分別設置所述第二端子,所述底焊接板一側的所述焊接端上焊接四根第二端子,所述頂焊接板一側的所述焊接端上焊接六根第二端子。
所述第二端子的端頭置入所述頂焊接板和所述底焊接板相卡固后的所述絕緣殼體的內部與其中的所述第一端子匹配對應連接。
本實用新型還公開了一種連接器。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連接器及該連接器的接線端子結構,由于第一端子設置為九根,第二端子設置為十根,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在絕緣殼體的內部對應匹配連接,進而使得具有該接線端子的USB在高壓測試時不會出現串音串聯現象,可以更好的接觸電抗電阻,不僅能夠通過高頻測試,而且具有優良的電器特性,提升了傳輸速度。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現有技術中連接器接線端子結構的正面結構示意圖;
圖2為現有技術中連接器接線端子結構的背面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接線端子結構的正面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接線端子結構的背面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參見圖3和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公開了一種接線端子結構,主要由絕緣殼體1和焊接固定在所述絕緣殼體1上的多個端子2組成,所述絕緣殼體1相對的兩側分別設置接觸端11和焊接端12,所述多個端子2包括分別排布設置在所述接觸端11上的第一端子21和設置在所述焊接端12上的第二端子,所述第一端子21設置為九根,所述第二端子設置為十根,所述第一端子21和所述第二端子22在所述絕緣殼體1的內部對應匹配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森聯電子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森聯電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2005979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SOI場效應晶體管的TCAD仿真校準方法
- 下一篇:泵站技術改造數學模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