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直視鼠牙抓鉗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120052960.4 | 申請日: | 2011-03-0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968763U | 公開(公告)日: | 2011-09-14 |
| 發(fā)明(設計)人: | 周炎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桐廬洲濟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B17/28 | 分類號: | A61B17/28 |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12 | 代理人: | 金祺 |
| 地址: | 311508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直視 鼠牙抓鉗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抓鉗,特別是一種直視鼠牙抓鉗。
背景技術
抓鉗是手術中常用的一種器械,其用于抓取腹腔內的組織,便于醫(yī)生在手術中進行有效觀測,然后視實際情況決定是否需要進行后續(xù)相應的切除手術;切除后的廢棄組織(例如肝、膽、胃壁等)也利用此抓鉗從腹腔內取出。
目前現(xiàn)有的抓鉗包括由轉動相連的前柄和后柄組成的手柄,外管通過轉輪組件與前柄轉動相連,在外管的頂部設置鉗體,在外管內設有用于控制鉗體開關的推桿組件,推桿組件的尾端與后柄相連,鉗體包括轉動相連且相互對應的上鉗頭和下鉗頭,上鉗頭的根部與下鉗頭的根部分別與推桿組件的首端相連,在上鉗頭的內表面設置上齒,在下鉗頭的內表面設置與上齒相嚙合的下齒;在轉輪組件上設有與外管內腔相連通的沖水接頭。該抓鉗實際使用時,通過轉動轉輪組件來間接調整鉗體的合適角度,通過上鉗頭和下鉗頭的閉合抓取組織。
要將切割下來的大組織從腹腔內取出,需要抓鉗能提供較大的夾持力,且能保證大組織不會因破碎而導致部分組織從上鉗頭和下鉗頭之間脫落。而上述現(xiàn)有的抓鉗顯然無法滿足上述要求。原因如下:現(xiàn)有的抓鉗是依靠上齒和下齒之間的嚙合來夾取組織的,在將上述具備相當分量的大組織向腹腔外拖取的過程中,如果用力小,無法將大組織從腹腔內拿出;而如果用力過大,容易造成上齒和下齒刺爛該大組織,從而導致局部的組織從上齒和下齒之間脫落;上述情形均會影響后續(xù)手術的順利進行。
發(fā)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輕易將廢棄大組織整塊地從腹腔內取出的直視鼠牙抓鉗。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直視鼠牙抓鉗,包括由轉動相連的前柄和后柄組成的手柄,外管通過轉輪組件與前柄轉動相連,在外管的頂部設置鉗體,在外管內設有用于控制鉗體開關的推桿組件,推桿組件的尾端與后柄相連,鉗體包括轉動相連且相互對應的上鉗頭和下鉗頭,上鉗頭的根部與下鉗頭的根部分別與推桿組件的首端相連,在轉輪組件上設有與外管內腔相連通的沖水接頭;在上鉗頭的內表面設置上倒鉤齒,在下鉗頭的內表面設置下倒鉤齒,上倒鉤齒的齒尖與下倒鉤齒的齒尖在鉗體合攏時保持0.5~1mm的距離;在上鉗頭的頂部設置垂直于上鉗頭內表面的上齒,在下鉗頭的頂部設置垂直于下鉗頭內表面且與上齒相交錯的下齒,上齒和下齒均為平頭齒。
本實用新型的直視鼠牙抓鉗,由于位于上鉗頭頂部的上齒垂直于上鉗頭內表面,位于下鉗頭頂部的下齒垂直于下鉗頭內表面,上齒和下齒相互交錯;且上齒和下齒均為平頭齒;因此當上鉗頭和下鉗頭合攏時,上齒和下齒就好像上下門牙一樣深深地扎入需要從腹腔中取出的廢棄組織內,但不會將廢棄組織刺爛。而且由于在上鉗頭內表面和下鉗頭內表面分別設置了上倒鉤齒和下倒鉤齒,該上、下倒鉤齒也能扎入廢棄組織內,從而大大增加整個直視鼠牙抓鉗對廢棄組織的夾持力。且由于上倒鉤齒的齒尖與下倒鉤齒的齒尖在鉗體合攏時保持一定的微小距離,因此能避免上、下倒鉤齒由于過度扎入廢棄組織而導致的廢棄組織被刺爛。因此,使用本實用新型的直視鼠牙抓鉗能輕易將廢棄的大組織整塊地從腹腔內取出。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直視鼠牙抓鉗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A向的放大后的局部示意圖;
圖3是圖1中的鉗體處于閉合狀態(tài)時的放大后的局部示意圖;
圖4是圖3的左視放大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圖1~圖4結合給出了一種直視鼠牙抓鉗,包括手柄,該手柄由通過手柄螺釘13轉動相連的前柄11和后柄12組成,在前柄11的尾端設置前指圈14,在后柄12的尾端設置后指圈15。外管4通過轉輪組件3與前柄11轉動相連,在外管4的頂部設置鉗體,在外管4內設有用于控制鉗體開關的推桿組件5;推桿組件5的尾端與后柄12相連,鉗體包括轉動相連且相互對應的上鉗頭6和下鉗頭7,上鉗頭6的根部與下鉗頭7的根部分別與推桿組件5的首端相連,在轉輪組件3上設有與外管4內腔相連通的沖水接頭2。上述結構均同現(xiàn)有技術,其使用方式也同現(xiàn)有技術。
在上鉗頭6的內表面(即朝向下鉗頭7的面)設置上倒鉤齒61,在下鉗頭7的內表面(即朝向上鉗頭6的面)設置下倒鉤齒71;上倒鉤齒61的齒尖與下倒鉤齒71的齒尖在鉗體合攏時保持0.5~1mm的距離。在上鉗頭6的頂部設置垂直于上鉗頭6內表面的上齒62,在下鉗頭7的頂部設置垂直于下鉗頭7內表面且與上齒62相交錯的下齒72;上齒62和下齒72均為平頭齒。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桐廬洲濟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未經桐廬洲濟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2005296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全屏蔽電力電纜
- 下一篇:一種疾控中心用方便抽血加壓器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