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秸稈型煤成型機下模體加長分體式模腔套無效
| 申請號: | 201120051964.0 | 申請日: | 2011-03-0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016218U | 公開(公告)日: | 2011-10-26 |
| 發明(設計)人: | 王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泗洪錦煜機械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30B15/02 | 分類號: | B30B15/02;B30B11/28 |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識產權事務所 32223 | 代理人: | 陳靜巧 |
| 地址: | 2239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秸稈 成型 機下模體 加長 體式 模腔套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秸桿型煤成型機,具體涉及秸桿型煤成型機下模體加長分體式模腔套。
背景技術
秸桿煤碳成型機,由于能將廢棄的秸桿物料壓制成圓柱狀的秸桿型煤供燃燒,而深受市場歡迎。該機器主要包括電動機、傳動軸、變速箱以及設在變速箱上方的主軸筒、下模體、上壓輪、進出料斗等組成件。其中,下模體設有呈圓柱狀排列的模腔。秸桿物料是通過上壓輪雙向旋轉的壓力,把物料揉擠進入下模體的各個模腔內的,物料在各模腔內成型后,再被自動擠出至出料斗。機器在工作狀態時,物料與模腔壁總是處在揉搓擠壓的磨擦之中,模腔壁極易被磨損。一旦模腔壁受損,為了不影響產品的成型質量,則必須費工、費時地更換整個下模體。為此,申請人于09年3月提出了在模腔內設置模腔套的技術方案(專利號2009200421255),解決了成型機下模體無須整體更換的問題;又于09年11月提出了模腔套內壁由上至中設有圓錐度的技術方案(專利號200920255278.8),該方案可促進物料易于快速進入模腔套,并使物料由蓬松體積擠壓成密實成品。以上兩個關于模腔套的專利均存在實用價值。但是,實踐中發現,從提高型煤的密實度和產量考慮,該模腔套的結構尚有可改進之處。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秸桿型煤成型機下模體加長分體式模腔套,目的在于通過對模腔套結構的繼續改進,以進一步提高秸桿型煤產品的質量和產量。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同之處是:包括由機架、電動機、傳動軸、變速箱、主軸筒、下模體、上壓輪及進料斗、出料口組成的秸桿型煤成型機,其中:下模體設置有圓周狀排列的模腔,各模腔內設置模腔套,模腔套的上、中部為圓錐狀。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不同之處是:所述的模腔套的套深長度大于模腔的深度,且模腔套套深所長出部分與原模腔套為分體式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技術解決方案:
所述模腔套的套深比模腔的深度長出2-5公分;所述模腔套加長部分與原模腔套的分體式連接為內外絲扣的旋接;所分體的旋接部件的內徑與原模腔套中下部內徑相一致。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在下模體的模腔內設置有限度加長的模腔套,不僅可使模腔套內的物料從松散狀擠壓成高密度成品,而且可以增加秸桿型煤成品的長度,提高產品的生產能力。并且可以根據秸桿型煤成型機上壓輪的加壓情況和物料組成,靈活旋上或旋下模腔套加長的分體組件,結構簡單、使用方便。
附圖說明
附圖1為秸桿型煤成型機的上壓輪、下模體及模腔套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稱模腔套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3為本實用新型所稱模腔套加長部分(即分體旋接部件)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
秸桿型煤成型機的上壓輪1設置于下模體2的上方,機器工作時,上壓輪齒輪11將物料碾壓入下模體的模腔套21內。圖中可見模腔套的套深長度大于模腔22的深度。
如圖1、2、3所示,
模腔套21加長部分與原模腔套為分體式連接為內外絲扣的旋接;分體旋接部件(即模腔套21加長部分)212的內徑與原模腔套211中下部內徑相一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泗洪錦煜機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經泗洪錦煜機械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2005196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重組釀酒酵母工程菌株及其應用
- 下一篇:具有真空耐受性的釀酒酵母菌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