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單倉泵系統無效
| 申請號: | 201120047647.1 | 申請日: | 2011-02-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022589U | 公開(公告)日: | 2011-11-02 |
| 發明(設計)人: | 王富;莫德勒圖;石風波;林學臣 | 申請(專利權)人: | 赤峰中色庫博紅燁鋅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G53/50 | 分類號: | B65G53/5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024000 內蒙古自治區赤*** | 國省代碼: | 內蒙古;1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單倉泵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輸送系統,具體涉及一種單倉泵系統。
背景技術
在現有技術中,在火法煉鋅系統與濕法煉鋅系統之間通常要設置輸送系統,即單倉泵系統。
參見圖1,現有技術的一種單倉泵系統,從前到后依次設置有料斗3′、埋刮板機4′、球磨機5′和單倉泵1′,單倉泵1′與儲氣罐連接,單倉泵1′的出料口與輸送管道連接,料斗3′的旁側設置有天車2′。
參見圖2,現有技術的另一種單倉泵系統,從前到后依次設置有料斗3″、埋刮板機4″、斗式提升機5″和單倉泵1″,單倉泵1″與儲氣罐連接,單倉泵1″的出料口與輸送管道連接,料斗3″的旁側設置有天車2″。
然而,上述兩種單倉泵系統中用到的設備較多,使得上述兩種單倉泵系統的運行成本較高,能耗較大,可靠性較差。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單倉泵系統,該單倉泵系統運行成本低廉,耗能小,可靠性好。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方案來實現的:一種單倉泵系統,包括單倉泵、輸送管道、儲氣罐、料斗和天車,所述單倉泵與所述儲氣罐連接,所述單倉泵的出料口與所述輸送管道連接,所述天車位于所述料斗的旁側,所述天車可移動到料斗上方投料,還包括設置于廠房地面的地坑,所述單倉泵設置于所述地坑內,所述料斗直接位于所述單倉泵的進料口的正上方,所述料斗位于所述地坑的上方。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本實用新型使用了較少的設備,將單倉泵設置于地坑內,料斗直接位于單倉泵的進料口的正上方,通過料斗直接給單倉泵上料,減少了整個系統的運行成本,降低了耗能,提高了可靠性。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技術的一種單倉泵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現有技術的另一種單倉泵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單倉泵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在圖1中包括有:
單倉泵1′;天車2′;料斗3′;埋刮板機4′;球磨機5′。
在圖2中包括有:
單倉泵1″;天車2″;料斗3″;埋刮板機4″;斗式提升機5″。
在圖3中包括有:
單倉泵1;天車2;料斗3;地坑4。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如圖3所示,一種單倉泵系統,包括單倉泵1、輸送管道、儲氣罐、料斗3和天車2,單倉泵1與儲氣罐連接,單倉泵1的出料口與輸送管道連接,天車2位于所述料斗3的旁側,所述天車2可移動到料斗3上方投料,該單倉泵系統還包括設置于廠房地面的地坑4,單倉泵1設置于地坑4內,料斗3直接位于單倉泵1的進料口的正上方,料斗3位于所述地坑4的上方。
最后應當說明的是,以上內容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制,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的簡單修改或者等同替換,均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實質和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赤峰中色庫博紅燁鋅業有限公司,未經赤峰中色庫博紅燁鋅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2004764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