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氧化礦浮選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120035145.7 | 申請日: | 2011-02-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137055U | 公開(公告)日: | 2012-02-08 |
| 發明(設計)人: | 文書明;龍澤毅;劉丹 | 申請(專利權)人: | 昆明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B03D1/16 | 分類號: | B03D1/16;B03D1/02 |
| 代理公司: | 昆明慧翔專利事務所 53112 | 代理人: | 程韻波 |
| 地址: | 650031 云***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氧化 浮選機 | ||
一、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氧化礦浮選機,屬于礦物浮選設備技術領域。
二、背景技術
浮選是分離和富集有用礦物的主要方法,浮選機是實現礦物分離的主題設備。公知的浮選機主要由盛裝礦漿的槽體、攪拌礦漿的攪拌器、產生泡沫的充氣裝置和排出泡沫的刮泡裝置組成。根據各部件的結構不同,已經形成了眾多的浮選機,有的廣泛應用于生產之中,有的還在研究階段,不同的浮選機發揮著不同的作用,適應于不同的浮選條件和不同領域。然而,對于高含泥氧化礦的浮選,藥劑的非選擇性吸附使礦泥具備了好的可浮性,大量的礦泥附著于氣泡,使氣泡壽命增加,泡沫穩定性提高,浮選過程泡沫量大,流動性差,排出速度慢,導致已經附著于氣泡的有用礦物再次落入礦漿中,降低了浮選的回收率。為此,泡沫的快速排出,成為高含泥氧化礦浮選的技術關鍵之一。
公知的浮選機排泡裝置包括自由溢流排泡、機械刮板單邊排泡、機械刮板雙邊排泡等。自由溢流排泡適合于礦物可浮性好、要求精礦品位高的精選過程和浮選柱,機械刮板單邊排泡和雙邊排泡也只能快速排出浮選機一邊和兩邊緊靠槽體邊緣的泡沫,浮選機中部的泡沫也只能靠自流流到邊緣后才能被排出,排泡速度仍然有限。
在專利號為200610150759.3的一種浮選機的推泡裝置中,將浮選機的泡沫分為兩個部分,靠近邊緣的部分通過機械刮板排出,中部的泡沫從內泡沫槽溢流排出,對于大型的浮選機,通過增加一個泡沫槽加快了泡沫的排出速度。但對于高含泥的氧化礦浮選,該改進還是不能滿足快速浮選,提高回收率的需要。
因此,針對氣泡壽命長、泡沫量大、流動性差的高含泥氧化礦浮選,設計一種能更加快速排出泡沫的浮選機是必要的。
三、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高含泥氧化礦浮選提供一種泡沫排出速度快的浮選機,解決因泡沫長時間停留于浮選機中,導致有用礦物從氣泡脫落,再次返回礦漿中,影響浮選回收率的問題,提高浮選技術指標。
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其組成結構包括螺線狀刮泡機構1、環形泡沫槽2、圓形浮選槽3、機械攪拌充氣裝置4、礦漿液位調節器5。螺線狀刮泡機構1由固定在中空軸12上的二至八條螺線狀葉片28組成,螺線狀葉片的高度超過泡沫層厚度,中空軸12通過刮板機座14安裝在機架11上,安裝在機架11上的調速電機13帶動刮板旋轉,環形泡沫槽2固定在圓形浮選槽3上部,環形泡沫槽底部保持3%至30%的坡度,最底部開設泡沫排出孔10,圓形浮選槽3是一個帶底的圓形筒體,中部有礦漿入口26,尾礦出口22,機械攪拌充氣裝置4為常規浮選機的葉輪攪拌和充氣裝置,攪拌軸套裝于螺線狀刮泡機構的中空軸中,與該中空軸同軸線,可以相對轉動,機械攪拌充氣裝置4由葉輪24、蓋板23、中心筒15、主軸25、軸承體27、支座6、大皮帶輪16、小皮帶輪7、主電機8組成并連接,礦漿液位調節器5由尾礦管21、調節器20、絲桿17、螺母18、驅動電機19組成并連接固定。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附著有礦物的氣泡從圓形浮選槽中上浮至礦漿液面,形成泡沫層。螺線狀刮板機構的電機通過中空軸帶動螺線狀葉片旋轉,位于圓形浮選槽中心部位的泡沫受到螺線狀葉片的推動,連續地向外部移動,最后從圓形浮選槽外緣排出,進入環形泡沫槽,并通過泡沫排出口流出。通過調整電機轉速,控制螺線狀葉片的轉速,從而實現可控制的泡沫快速強制排出。
與公知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的優點及積極效果
(1)本設計采用自內向外連續推動泡沫層的螺線狀刮板,實現了浮選泡沫層快速的、強制性的排出,可避免泡沫量大,流動性差,在浮選機中停留時間長引起的礦粒脫落返回礦漿,浮選回收率下降的問題。
(2)采用刮板的變頻調速,實現了泡沫排出速度的有效控制。
四、附圖說明
圖1、2、3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圖。圖1是主視圖,圖2為圖1的A-A剖面圖,圖3為圖1的B-B剖面圖。圖中1為螺線狀刮泡機構,2為環形泡沫槽,3為圓形浮選槽,4為機械攪拌充氣裝置,5為礦漿液位調節器,6為支座、7為小皮帶輪、8為主電機,9為礦漿排出口,10為泡沫排出孔,11為機架,12為中空軸,13為調速電機,14為刮板機座,15為中心筒、16為大皮帶輪、17為絲桿、18為螺母、19為驅動電機,20為調節器、21為尾礦管、22為尾礦出口,23為蓋板、24為葉輪、25為主軸、26為礦漿入口,27為軸承體、28為螺線狀葉片。
五、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昆明理工大學,未經昆明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20035145.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雙級活塞推料離心機的進料裝置
- 下一篇:中礦和精礦濃縮回收過濾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