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電動插秧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120032836.1 | 申請日: | 2011-0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957435U | 公開(公告)日: | 2011-09-07 |
| 發明(設計)人: | 孫克堅;李祥;蔣世仁;郭小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博沃發動機配件制造有限公司;重慶市農業機械鑒定站 |
| 主分類號: | A01C11/02 | 分類號: | A01C11/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01520 重慶市***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動 插秧機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到農業機械中的水稻插秧機,具體設涉及一種電動插秧機。
背景技術
水稻插秧機是將水稻苗定植在水田中的種植機械。水稻插秧機有不同的分類,按適應秧苗的狀態分拔洗苗型、帶土苗型和兩用型;按動力分為人力插秧機和機動插秧機兩類;按分秧和插秧機構的運動特征可分為縱分滾動直插式、縱分擺動直插式和橫分擺動直插式;水稻插秧機可分為步行水稻插秧機、機動水稻插秧機、高速水稻插秧機。各種插秧機栽插部分的組成基本相同,人力插秧機由秧箱、分插秧機構、機架和浮體等組成,自走式機動插秧機還設有動力驅動、行走裝置、送秧機構等部分。水稻插秧機的基本工作原理:秧苗以群體狀態整齊放入秧箱,隨秧箱作橫向移動,使取秧器逐次分格取走一定數量的秧苗,在插秧軌跡控制機構作用下,按農藝要求將秧苗插入泥土中,取秧器再按一定軌跡回至秧箱取秧。水稻插秧機品種很多,結構和功效也各有差異,如專利申請號為200810196662.5、公開號為CN101406121、名稱為《鋰離子電池新能源應用在插秧機上的動力裝置》所公開的技術方案,其主要采用鋰離子電池電動系統和插秧裝置連結組成電動插秧機。但是,由于該動力裝置70%的動力用于驅動插秧機的行走,必然形成動力裝置龐大,插秧機重,一次充電使用時間短等不足,不能滿足丘陵地帶的小型水稻插秧機需要。為此,有待探索適合丘陵地帶的電動插秧機。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種適合丘陵地帶的電動插秧機。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電動插秧機,包括拖板、分插秧機構傳動臂、分插秧機構、機架、移箱軸、拉桿、秧箱,其特征在于,機架固定在拖板上,在機架上設有直流電機、蓄電池,直流電機通過傳動箱帶動分插秧機構、移箱軸、送秧機構運動。
其所述的拉桿的下端鉸鏈在拖板上,在拉桿的上端設有拉手,在拉手上設有直流電機控制開關。
其所述的分插秧機構為兩個插秧爪。
其所述的拖板沿插秧機前進方向設有凹槽,凹槽的位置與插秧爪的位置對應。
其所述的直流電機為防水型直流電機,直流電機與減速器連為一體,直流電機安裝秧箱與拖板之間。
上述的電動插秧機,其所述的直流電機為防水型直流電機,直流電機與減速器連為一體,直流電機安裝秧箱與拖板之間,所述的拉桿的下端鉸鏈在拖板上,在拉桿的上端設有拉手,在拉手上設有直流電機控制開關,所述的分插秧機構為兩個插秧爪,所述的拖板沿插秧機前進方向設有凹槽,凹槽的位置與插秧爪的位置對應。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直流電機與減速器連為一體,蓄電池驅動直流電機旋轉,直流電機通過傳動箱帶動分插秧機構、移箱軸、送秧機構運動;操作者靠人力拖動插秧機在田內行走;根據操作者行走快慢,操作者可通過控制電機控制開關調節電機轉速以變動分插秧機構的快慢,以完成插秧需要的株距要求,通過調節分插秧機構的位置高低,調節插秧深度。
本實用新型的拖板具有平整田的作用,免去了以往插秧機需耙田的工序。極大的減少了人工勞動強度,大大縮短了作業時間,實際生產效率大幅提高。本實用新型的分插秧機構安裝高度可調。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電動插秧機,具有體積小,重量輕,環保,一次充電使用時間長,生產成本低,操作方便,故障率低,使用安全可靠,插秧深度調節范圍大,特別適合丘陵地帶使用,具有推廣價值。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剖開秧箱后的俯視圖;
圖3是圖1的左視圖。
圖中的標記:拖板1、傳動箱2、分插秧機構傳動臂3、分插秧機構4、機架5、移箱軸6、拉桿7、秧箱8、直流電機9、蓄電池10、電機控制開關11、送秧機構12。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實施例
參照圖1、圖2、圖3,一種電動插秧機,包括拖板1、分插秧機構傳動臂3、分插秧機構4、機架5、移箱軸6、拉桿7、秧箱8,機架5固定在拖板1上,在機架5上設有直流電機9、蓄電池10,直流電機9通過傳動箱2帶動分插秧機構4、移箱軸6、送秧機構12運動;電動插秧機,所述的直流電機9為防水型直流電機,直流電機與減速器連為一體,直流電機9安裝秧箱8與拖板1之間;所述的拉桿7的下端鉸鏈在拖板1上,在拉桿7的上端設有拉手,在拉手上設有直流電機控制開關11;所述的分插秧機構4為兩個插秧爪,所述的拖板1沿插秧機前進方向設有凹槽,凹槽的位置與插秧爪的位置對應。蓄電池10可為鋰電池,需要防水包裝,直流電機9為120瓦。直流電機控制開關11控制直流電機9的轉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博沃發動機配件制造有限公司;重慶市農業機械鑒定站,未經重慶博沃發動機配件制造有限公司;重慶市農業機械鑒定站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2003283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輕巧背攜式聯合收割機
- 下一篇:煙苗移栽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