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淬火機床水平進給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120031708.5 | 申請日: | 2011-0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990699U | 公開(公告)日: | 2011-09-28 |
| 發明(設計)人: | 趙鳳松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和勝金屬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1D1/62 | 分類號: | C21D1/6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寶安***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淬火 機床 水平 進給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材料處理領域的高頻淬火設備,特別是一種淬火機床水平進給機構。
背景技術
在現代工業中,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發展,對鋼材零件的認識加深,表面熱處理工藝后所帶來的零部件的優異性能,在機械及電子工業中的應用得到越來越廣泛的認可,對熱處理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各類異型和加工要求的工件不斷出現,使得淬火熱處理設備的專用性變強。在日常熱處理工作中常用設備都要求夾持工件,即工件本身具有頂針孔或夾裝位,使工件在感應加熱時能勻速旋轉,從而保證表面的淬火均勻性,獲得均勻一致的淬硬層。在工件不具備上述條件時則無法進行熱處理,但實際工作中常有一類軸類工件須整體表面作高頻淬火處理,原有設備中應用了勻速轉動的不銹鋼實軸送料,由此帶來產品行走中冷卻液堆積于送料軸上產品周圍而不能及時排出,導致產品加熱溫度不均勻;不銹鋼表面與工件表面不能產生足夠磨擦力,使得工件旋轉動力不足。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淬火機床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可實現軸件轉動、給進同時完成的淬火機床水平進給機構。
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是:淬火機床水平進給機構,包括PLC控制系統,導軌以及輥輪,其特征在于,所述導軌上插裝導板,導板一端與PLC控制系統連接,另一端固定有頂尖,所述輥輪包括兩只輥輪,且所述兩只輥輪均為同向樹脂輥輪。
以上所述的淬火機床水平進給機構,其特征還進一步包括,所述兩只輥輪表面均設有槽形結構。
采用上述結構的本實用新型,其有益效果包括:
1、本實用新型輥輪由不銹鋼材料改為樹脂材料,可極大的降低擊穿事故出現頻率;
2、本實用新型輥輪表面的槽結構可使表面冷卻液及時排出,提高了工件被淬表面的硬度均勻性;
3、本實用新型操作控制更加智能化、自動化,提高了工作效率,減輕了勞動強度。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結構及工作原理進行詳細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PLC控制系統2,導軌5以及輥輪,所述導軌5為雙桿導軌,其上插裝導板1。導板1一端與PLC控制系統2連接,使其可以在導軌5左右運動,其另一端固定有頂尖3,其上固定待處理工件。所述輥輪包括輥輪4及輥輪6,且所述輥輪4及輥輪6為同向樹脂輥輪,其固定于地面上,位于導軌5下方。所述輥輪表面設有槽形結構,當輥輪4與輥輪6嚙合時,輥輪4與輥輪6上槽形結構形成縫隙,以便于冷卻液的及時排出。
本實用新型工作原理為:PLC控制系統控制自動送料機構的導板動作,帶動頂尖沿導軌方向快速推動工件進入淬火區域,之后落于兩根轉動輥輪的表面,在重力作用下與輥輪貼緊,在摩擦力的作用下,由同向轉動的輥輪帶動一起作勻速轉動,實現工件的勻速自轉。同時輥輪將帶出的淬火液通過輥輪上的深槽迅速排出,輥輪由有粗糙表面的樹脂制成,在潮濕狀態下表面粗糙度增加,使得輥輪與工件間磨擦力增大,能更好地實現工件的勻速自轉配合淬火液的及時排出,保證了工件被淬部位的硬度均勻性。本機構通過PLC控制系統實現了工件的快速進給和淬火冷卻中的自轉和勻速軸向運動,操作簡單,降低了加工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率,減輕了工人勞動強度。
以上內容是結合具體的優選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所作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能認定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只局限于這些說明。對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簡單推演或替換,都應當視為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和勝金屬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和勝金屬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20031708.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易拆卸折疊隱藏紗窗
- 下一篇:一種具有警示標識的柜門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