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引管可退式撈矛無效
| 申請號: | 201120017163.2 | 申請日: | 2011-01-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908602U | 公開(公告)日: | 2011-07-27 |
| 發明(設計)人: | 張劍;管錫斌;崔桂勝;王磊;琚政;馮永安;劉蓉蓉;袁飛;胡浩林;李石壘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石壘 |
| 主分類號: | E21B31/20 | 分類號: | E21B31/20 |
| 代理公司: | 東營雙橋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侯華頌 |
| 地址: | 257000 山東省東營市***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引管可退式撈矛 | ||
一、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油田井下打撈工具,特別涉及一種引管可退式撈矛。
二、背景技術:
在石油作業現場施工時,有時會發生油管落井、遇卡的工程事故,需要進行打撈施工。如果井下落物魚頂為油管接箍,根據井下情況將選擇打撈工具進行打撈作業。可退式撈矛是一種有效打撈工具,通常在5寸半套管中,以上方法比較容易實施,但到了大直徑的套管中如7寸、9寸半與5寸半的組合套管里,油管落物這時有可能沒落入5寸半的小套管中,只是斜立在組合套管連接的懸掛器處,在大套管內不居中,這樣只下可退式撈矛,根本無法撈獲,必須重新起出更換打撈工具,不僅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延長了施工周期,也增加了工人勞動強度和資金的投入。如果強行打撈,撈矛桿纏繞在落物外面,未進入落物內腔,有可能使事故復雜化,甚至使整口井可能造成報廢,經濟損失將無法想象,社會負面影響嚴重。
三、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種引管可退式撈矛,打撈落物的效率大大提高,節約了生產成本。
其技術方案是:主要是由矛桿、接箍、引管撈筒組成,矛桿固定在接箍上,接箍的端部固定引管撈筒,所述的矛桿的外圍設有卡瓦牙,矛桿的端部為椎體結構,所述的引管撈筒的端部設有引鞋,引鞋表面為鎢鋼材料制成。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研制使用這種引管可退式撈矛,避免了因油管落物斜立在組合套管連接的懸掛器處不居中,造成的打撈無功作業和工程質量事故,大大加快了施工速度,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縮短了作業周期,提高了勞動效率和施工質量,同時節約了成本,避免了事故的發生。
四、附圖說明: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2是可退式撈矛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3是引管撈筒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4是引鞋的結構示意圖。
五、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附圖1-4,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
本實用新型主要是由矛桿1、接箍2、引管撈筒4組成,矛桿1固定在接箍2上,接箍2的端部固定引管撈筒4,所述的矛桿1的外圍設有卡瓦牙3,矛桿1的端部為椎體結構,所述的引管撈筒4的端部設有引鞋5。矛桿外徑58mm,長0.6m;矛桿上裝有的卡瓦牙,適用打撈物體的直徑范圍是62-64mm,可承受150kN的拉力,接箍長0.3m,用來連接鉆柱下入井內;引管撈筒外徑152mm,內徑140mm,壁厚6mm,總長0.8m。將普通的撈筒,前頭進行處理,切出長2cm斜面,斜面的斜角是30°,并在斜面上鍍上鎢鋼材料加大工具硬度。
使用本實用新型可以很方便的連接鉆柱,當現場遇到打撈2寸半油管,落物又在大直徑與小直徑的組合套管里,油管落物這時很可能沒落入5寸半的小套管中,只是斜立在組合套管連接的懸掛器處,并在大套管內不居中,這時可使用引管可退式撈矛。將其通過鉆柱下入井中,探著魚頂后,朝鉆柱緊扣的方向旋轉鉆柱緩慢下放,將落物引入工具內,加壓10-20kN后試提,如果上提負荷增加,說明已撈獲。若無顯示,再下放探魚頂,朝鉆柱緊扣的方向旋轉鉆柱緩慢下放,發現落物已引入工具內后,反轉鉆柱2-3圈捕抓落魚,下放加壓10-20kN,停止下放,試提打撈。發現撈獲便可以直接起鉆,打撈成功。在現場使用引管可退式撈矛后,打撈成功率由40%提高到了80%,同時避免了撈矛桿纏繞在落物外面,未進入落物內腔造成的工程事故。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石壘,未經李石壘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2001716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