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汽門座圈取出器無效
| 申請號: | 201120008213.0 | 申請日: | 2011-01-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913602U | 公開(公告)日: | 2011-08-03 |
| 發明(設計)人: | 顏文彪 | 申請(專利權)人: | 顏文彪 |
| 主分類號: | B25B27/02 | 分類號: | B25B27/02 |
| 代理公司: | 韶關市雷門專利事務所 44226 | 代理人: | 周勝明 |
| 地址: | 512228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汽門 座圈 取出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機械修理工具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對損壞的內燃機汽缸蓋上的汽門座圈進行修理的汽門座圈取出器。
背景技術
對損壞的內燃機汽缸蓋上的汽門座圈進行修理,是修理工的最頭疼的難點,因為座圈是卡在汽缸蓋上的汽門座套內,是一個小盲孔,打不著撬不著;目前,在正規的大型修理廠修理時,是把整個汽缸蓋裝上車床,用車刀把座圈刮掉,然后再裝上新圈,很多沒有條件的修理廠都采用蠻干,用鑿子鑿掉,用這種方法,多數會把座套搞壞,使座圈不能與座套緊固,往往在運轉中使座圈掉下汽缸里面,把汽門頂彎,把活塞頂穿,把缸套打爛,損壞更大。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點,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具有適用范圍大、受力均勻、拉出容易和操作靈活優點的汽門座圈取出器。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汽門座圈取出器,包括支承架,在支承架的中部的中心孔內裝有中心螺桿,在中心螺桿中部的外周套裝有外絲套管,在中心螺桿的下端部活動絞接有三角頂塊,在支承架的下方裝有聯板,在聯板的兩側分別絞接有外向拉鉤。
所述支承架為弓形結構。
在穿出支承架上端露出的外絲套管上裝有活動螺母。
所述中心螺桿的上端部設有手柄。
所述三角頂塊位于兩側外向拉鉤的中間。
所述外向拉鉤對稱地絞接在聯板的兩側。
外絲套管穿過支承架中心孔并固定在聯板絲母孔的周圍。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將本實用新型放在缸蓋表面,轉動活動螺母,使外向拉鉤的鉤尖對準圈下的接合處,然后轉動外絲套管和中心螺桿,使三用頂塊下滑,橫向擠壓外向拉鉤,迫使外向拉鉤尖部進入座圈的接合處。這時座圈就會上移,再轉動活動螺母,座圈被取出;具有適用范圍大、受力均勻、拉出容易和操作靈活的優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支承架、2-外絲套管、3-中心螺桿、4-聯板、5-外向拉鉤、6-活動螺母、7-三角頂塊、8-手柄。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參見圖1,一種汽門座圈取出器,包括支承架1,該支承架1為弓形結構,
在支承架1的中部的中心孔內裝有中心螺桿3,在中心螺桿3中部的外周套裝有外絲套管2,所述中心螺桿3的下部穿過聯板4中心的絲母孔;在穿出支承架1上端露出的外絲套管2上裝有活動螺母6,在中心螺桿3的下端部活動絞接有三角頂塊7,在支承架1的下方裝有聯板4,在聯板4的兩側分別絞接有外向拉鉤5。
所述中心螺桿3的上端部設有手柄8;所述三角頂塊7位于兩側外向拉鉤5的中間;所述外向拉鉤5對稱地絞接在聯板4的兩側;外絲套管2穿過支承架1中心孔并固定在聯板4絲母孔的周圍。
本實用新型的使用方法是:將本實用新型放在缸蓋表面,轉動活動螺母,使外向拉鉤的鉤尖對準圈下的接合處,然后轉動外絲套管和中心螺桿,使三用頂塊下滑,橫向擠壓外向拉鉤,迫使外向拉鉤尖部進入座圈的接合處。這時座圈就會上移,再轉動活動螺母,座圈被取出;具有適用范圍大、受力均勻、拉出容易和操作靈活的優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顏文彪,未經顏文彪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2000821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