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砭石養生杯無效
| 申請號: | 201120004328.2 | 申請日: | 2011-01-0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968340U | 公開(公告)日: | 2011-09-14 |
| 發明(設計)人: | 方煒勝 | 申請(專利權)人: | 方煒勝 |
| 主分類號: | A47G19/22 | 分類號: | A47G19/22 |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李德強 |
| 地址: | 321300 浙江省永康***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砭石 養生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茶杯,特別是一種用砭石作為杯體的砭石養生杯。
背景技術
砭石最早出現在《黃帝內經》中“砭石者,以石治病也”,用現在的話可以理解為“可以治病的石頭”。砭石是中醫的五大療法及兩大醫療器械之一,中醫認為砭石有溫助陽氣,疏通經絡;逐寒祛濕,祛瘀止痛;潛陽安神,止悸定驚的作用。砭石可以發出許多人體有益的遠紅外射線、超聲波脈沖,具微晶物理特性,并具有奇異的能量場,對人體能產生獨特的生物物理效應。
砭石養生杯集使用、觀賞、收藏、保健于一身。它含有三十多種有益人體健康和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長期使用砭石茶具泡茶、喝水,具有調節血脂,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甘油三脂和提高高密度脂肪蛋白的濃度,同時增加體內微量元素的作用。尤其是用砭石養生杯沏茶,即不失有原味,且茶香不渙散,得茶之真香真味,乃現代茶具之佳品。但現有的砭石養生杯在使用過程中存在以下不足:一是砭石養生杯直接由砭石加工而成,屬高檔茶具,加工難度大、生產成本高,一不小心就會發生碰撞破損或者摔破,給用戶帶來不必要損失;二是與普通瓷器茶杯一樣,杯口無法密封,不方便攜帶;三是杯體直接暴露在空氣中,剛沖泡時茶杯拿在手上燙手,不具有保溫功能,冷卻速度快。為此,許多生產廠家和有識之士進行了開發和研究,但至今尚未有合理的產品面世。
發明內容
為克服現有砭石養生杯存在的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合理、攜帶方便、具有一定的保溫效果、且不容易破損的砭石養生杯。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它包括杯蓋、杯體,所述的杯體由杯口套、砭石護套、砭石杯體、杯座組成,砭石護套上部和下部對應設有上束口和下束口,砭石護套的上束口與砭石杯體的杯口緊配合,砭石護套的下束口與砭石杯體的下部緊配合,砭石護套的中間段與砭石杯體之間形成夾空層,杯口套緊扣在砭石杯體的杯口及砭石護套的上束口上,杯座緊扣在砭石護套的下束口上。
所述的杯蓋內設有密封墊圈。
所述的杯口套上設有濾茶網格。
采用上述結構后,與現有技術相比有如下優點和效果:一是由于在砭石杯體上套設有砭石護套,杯口上設有杯口套,杯底上設有杯座,杯體的機械強度明顯提高,可減少破損率或摔破的現象;二是由于杯口套上設有外螺紋,杯蓋上設有內螺紋,所以杯蓋可以通過密封墊圈與杯口套固定后不會發生滲漏,杯具攜帶方便;三是砭石護套與砭石杯體之間的夾空層不僅可以起到保溫隔熱作用,而且可以起到防撞緩沖作用;四是通過砭石護套的變化,可以設計出豐富多采的產品,生產加工方便。
附圖說明
圖1為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杯蓋,2密封墊圈,3濾茶網格,4杯口套,5上束口,6砭石護套,7砭石杯體,8夾空層,9下束口,10杯座。
具體實施方式
圖1所示,為本實用新型一種砭石養生杯的具體實施方案,它包括杯蓋1、杯體,所述的杯體由杯口套4、砭石護套6、砭石杯體7、杯座10組成,杯蓋1上設有內螺紋,杯口套4上設有外螺紋,杯蓋1通過密封墊圈2與杯口套4螺紋配合,砭石護套6上部和下部對應設有上束口5和下束口9,砭石護套6的上束口5與砭石杯體7的杯口緊配合,砭石護套6的下束口9與砭石杯體7的下部緊配合,砭石護套6的中間段與砭石杯體7之間形成夾空層8,杯口套4緊扣在砭石杯體7的杯口及砭石護套6的上束口5上,杯座10緊扣在砭石護套6的下束口9上,杯口套4、砭石護套6和杯座10形成砭石杯體7的保護層,有限提高了杯體的機械強度,夾空層8可以起到保溫隔熱、防撞緩沖作用。
為了飲茶方便,所述的杯口套4上設有濾茶網格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方煒勝,未經方煒勝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20004328.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