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綠色環保智能地下立體停車場無效
| 申請號: | 201120002925.1 | 申請日: | 2011-01-0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972431U | 公開(公告)日: | 2011-09-14 |
| 發明(設計)人: | 裘苗全 | 申請(專利權)人: | 裘苗全 |
| 主分類號: | E04H6/18 | 分類號: | E04H6/18;E04H6/22;E04H6/28;E04H6/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滑春生 |
| 地址: | 312400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綠色 環保 智能 地下 立體 停車場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置于綠色環保地面的地下立體自動停車場。
背景技術
目前,公知的用于小型汽車車輛停放的立體停車場和停車庫,都要占用土地,破壞綠化環境,而且,大都是由駕駛員開車繞道進入停車泊位,存在過道長,占地面積多,進出車庫麻煩,又如北京國際機場地下三層立體停車場都要駕駛員開車繞道進出停車庫,過道很長,就是進出庫尋找泊位都比較困難,這種車庫進出泊位既要開車用燃油,又有噪音污染、油煙排放,安全防范不佳,這種停車場,呈方塊型排列,還要前后出車道,占地面積也大,停泊車輛少,停泊存取車輛不便,自動化程度低,不能滿足現代經濟社會人們要求的低碳生活綠色工程。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目的就是提供一種用于轎車停放的綠色環保智能地下立體停車場,不用駕駛員開車進出車庫,可節約燃油,節約能源,減少排放,附合低碳生活要求,以解決現有立體停車場和停車庫要人為開車進出車庫,過道太長存在的占地面積大,有噪音污染,油煙排放多,停泊車輛少,車輛進出庫不便,自動化程度低的問題。真正把原有的停車地面用于綠化環境,綠色建設,地下建筑智能停車場,綠色停車一舉二得。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包括進出庫停車平臺、智能調控管理中心、分流車廂、升降機構和停車位,在一地下升降井的周圍設有多層停車位,分流車廂由升降機構驅動能夠在該地下升降井內升降,在該地下升降井的頂端的旁邊設有進出庫停車平臺和用于控制管理整個停車場的工作的智能調控管理中心,其特征在于,在每層所述的停車位的外圍設有環形自助出庫車道,該環形自助出庫車道均通過引道通往地面;每層的多個所述停車位徑向?設置并沿圓周均布,并使相鄰的停車位在徑向相互錯位。
所述的分流車廂包括底座、轉盤和馳車裝置,轉盤轉動地安裝在底座上面,在該轉盤上裝有馳車裝置,該底座的周邊與所述的升降機構連接。
所述的馳車裝置包括伸縮軌道、小車板、小車輪、升降架、液缸和托輪叉,兩根能夠向一端伸長和縮回的伸縮軌道平行安裝在所述的轉盤上,小車板兩邊的至少兩對小車輪設在伸縮軌道上,升降架的下面通過數個液缸安裝在小車板上面,在該升降架的兩邊設有兩對與汽車車輪對應的托輪叉;在小車輪的軸上裝有車輪驅動裝置。
所述的進出庫停車平臺和停車位包括兩個平行相對設置的截面為Γ形的停車板和斜面板,在其底端設有固定座并與地板固定,在每一該停車板的頂部兩處設有與汽車車輪對應的托車叉;在該停車板與所述的環形自助出庫車道相鄰的一端連接斜面板。
所述的升降機構包括卷揚機、鋼絲繩和定滑輪,卷揚機安裝在該升降井的底部,至少兩個定滑輪固定在升降井頂端的井壁的兩側,鋼絲繩的一端與所述的分流車廂的一側連接,另一端繞過定滑輪與卷揚機連接。
在所述的升降井的底部裝有能夠吸收動能的安全板。
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形式和技術特點與普通地下停車場不同點在于,采用馳車機智能驅動實施馳車分流輸送泊位的技術工作原理,馳車機的工作過程是在運轉分流車廂中實施的,采用沉浮式升降技術,來實施運轉分流車廂的升降和車輛的進出場停車泊位的,結構簡單,工作可靠,容易維護;采用智能地下立體自動停車場,可免燃油,減排放,不用駕駛員開車進出車庫,低碳環保,確保地上綠化面積。增加城市地面綠色,節省占地,一卡靈自動停車,不用駕駛員開車繞道進出車庫,車輛進出車庫十分簡便快捷。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的示意圖;
圖2是圖1的A-A剖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分流車廂的結構的示意圖;
圖4是圖3的俯視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停車位的俯視圖;
圖6是圖5的B-B剖視圖;
圖7是圖6的左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圖7,本實用新型包括進出庫停車平臺13、智能調控管理中心4、分流車廂M、升降機構和停車位9,在一地下升降井的周圍設有多層停車位9,分流車廂M由升降機構驅動能夠在該地下升降井內升降,在該下升降井的頂端的旁邊設有進出庫停車平臺13和智能調控管理中心4,智能調控管理中心4控制管理整個停車場的工作,其特征在于,在每層所述的停車位9的外圍設有環形自助出庫車道10,該環形自助出庫車道10均通過引道12通往地面(由于為地下,所以不占用地面),用于停電和出現故障時自助出場;每層的多個所述停車位9徑向設置并沿圓周均布,并使相鄰的停車位9在徑向相互錯位,以便增加車位設置密度。
所述的分流車廂M包括底座4、轉盤3和馳車裝置2,轉盤3轉動地安裝在底座4上面,在該轉盤3上裝有馳車裝置2,該底座4的周邊與升降機構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裘苗全,未經裘苗全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2000292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