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汽車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463282.5 | 申請日: | 2011-12-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82489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18 |
| 發明(設計)人: | F·波納倫斯 | 申請(專利權)人: | 通用汽車環球科技運作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N3/06 | 分類號: | B60N3/06;B60R16/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師事務所 11105 | 代理人: | 侯宇 |
| 地址: | 美國密*** | 國省代碼: | 美國;US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汽車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汽車,具有駕駛員輔助系統、變速器和至少一個控制裝置。
背景技術
EP?0?906?845B1公開了一種根據通過汽車內部和汽車外部的信息源在電子汽車系統內測得的當前和預計行駛狀態信息控制汽車傳動系的方法。根據這些信息測定額定行車對策,其中,如果違背了由額定行車對策建議的踏板位置,則駕駛員通過更大力地操作踏板獲得觸覺上可感知的反饋信號。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這樣構造的汽車,使其支持駕駛員的行車方式并與此同時具有簡單和可靠的結構。
汽車包括駕駛員輔助系統、變速器和至少一個控制裝置,該駕駛員輔助系統通過使擱腳件振動觸覺上可感覺地向駕駛員提供信息。
駕駛員輔助系統可以通過擱腳件的振動提醒例如轉彎行駛車速過高、例如由于霧而視線不清、超過限速或諸如此類的情況并且汽車的駕駛員可以采取相應措施。駕駛員輔助系統同樣可以尤其根據眼睛運動識別駕駛員出現疲勞并使腳踏板振動。不言而喻,駕駛員輔助系統配有專業人員從現有技術中公知的用于監測汽車周圍、駕駛室內部以及汽車本身的相應傳感器。
在設計方案中,駕駛員輔助系統檢測油耗有利的換擋時刻,并通過使擱腳件振動,將該時刻觸覺上可感覺地提供給駕駛員。
在本發明的框架內使用的擱腳件一般處于離合器踏板遠離加速踏板的那一側,因此駕駛員由于可以具有任何振蕩的振動,通過腳部獲得觸覺上可感覺到的信息,告訴他下一步需要做的事情,例如操作離合器踏板,以便然后換擋。通過使擱腳件產生振動,排除了由于相應裝置的分配造成踏板功能的損害而可能出現的危險。特別是振動不會導致踏板鎖住。
適宜地,布置在放腳空間內并且在離合器踏板旁邊的板狀擱腳件配有促動器。優選電子的促動器與控制裝置連接,并在該控制裝置發出一種相應的根據更加經濟的行車方式的可能性通過換擋,也就是切換到更低或更高擋位引起的信號時,使擱腳件產生振動。在存在和處理大量與行駛有關的信息的控制裝置內,儲存專業人員公知的相應規則,這些規則可以在現有的條件下,也就是尤其是車速、發動機轉速和/或實際油耗確定最有利的擋位或最經濟的行駛速度級。如果計算機上最有利的擋位與所掛入的擋位不一致,那么控制促動器,以使擱腳件運動并因此提示駕駛員進行換檔。在踏板旁邊的擱腳件區域內,一般存在足夠的包覆位置或比較厚的絕緣墊可供集成促動器使用。
為使促動器不必克服腳部施加的力工作,促動器有利地使擱腳件橫向于主踩踏方向運動。擱腳件的運動方向與基本上垂直于z方向展開的x、y平面相應。擱腳件不必在空間方向上線性運動,而是可以沿曲線軌跡運動,其中,然后振動基本上平行于駕駛員的腳所放置的擱腳件產生。在此方面,擱腳件既可以僅在一個第一方向上振動,也可以在兩個或多個其他方向上振動,以便例如向駕駛員轉達不同的信息。
促動器優選設計為作用在地板與擱腳件之間的電磁裝置。通過有針對性的控制,可以產生相應的行程沖擊并因此將力傳遞到相對汽車的地板優選游移支承的擱腳件。作為選擇,促動器設計為壓電元件或包括通過電機驅動而運動的物塊。
振動優選在頻率和/或振幅方面可以變化。因此例如可以向駕駛員轉達轉換的緊迫感。
按照一種擴展設計,擱腳件配有接通或斷開促動器的開關。適宜地,開關是通過操作擱腳件可以加載的按鈕開關。如果駕駛員在與節省燃料的行車方式相關的汽車操控時不希望幫助,那么他可以借助腳部操作的開關斷開促動器。
為使駕駛員視覺上掌握開關的開關狀態,開關的開關狀態指示器設置在儀表盤內。
不言而喻,上面所述的和下面還要介紹的特征不僅可以以各自所提供的組合方式使用,而且也可以以其他的組合方式使用。本發明的框架僅由權利要求確定。
附圖說明
下面參照附圖借助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發明。
唯一附圖示出汽車駕駛員側放腳空間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汽車在其駕駛員側的放腳空間1內并排設置具有加速踏板2、制動踏板3和離合器踏板4。在對置于加速踏板2的那側,并且在離合器踏板4旁邊的自由空間內,板狀擱腳件5可運動地支承在地板6上。擱腳件與地板6之間布置一設計為電磁裝置7的促動器8和一電動開關9,它們通過導線10與汽車的控制裝置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通用汽車環球科技運作有限責任公司,未經通用汽車環球科技運作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46328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