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自動絡筒機操作小車在審
| 申請號: | 201110462307.X | 申請日: | 2011-12-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54696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30 |
| 發明(設計)人: | 路永安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華茂紡織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H54/70 | 分類號: | B65H54/7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46001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自動 絡筒機 操作 小車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紡織機械的附屬部件,具體地說涉及一種自動絡筒機操作小車。
背景技術
我國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生產1332型絡筒機,但隨著無梭織機、針織機速度以及產品質量的不斷提高,對筒子紗的質量要求也日益提高,普通絡筒機就難以適應現代紡織發展的需要,自動絡筒機成為織企業提高生產效率,實現紡紗后道工序的整經機、無梭織機和針織大圓機高速化的關鍵設備。自動絡筒機機型又分為自動喂紗和人工喂紗,雖然自動喂紗自動絡筒機機型大幅度地降低了勞動力運行成本,使用勞動力較少,但自動絡筒機機型成本遠大于紗庫機型,我國勞動力充足,其運行成本相對較低,所以國內普遍都是紗庫機型自動絡筒機。而紗庫機型自動絡筒機都是在機身架設上下軌道,懸掛小車,紗框放置于小車上,由擋車前后推行,進行喂紗。由于操作小車都是懸掛于自動絡筒機上,僅一側受力,承載能力有限,且長時間運行,操作小車因受力不勻,產生變形,導致擋車工不便于操作。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就是提供一種自動絡筒機操作小車,該操作小車解決了操作小車由于是懸掛式,僅一側受力,承載能力有限的問題,能保證小車長時間操作,前后推行順暢,便于擋車工正常操作,又能提供便捷的休息條件,避免長期站立操作不能休息的弊端。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自動絡筒機操作小車所采用的技術解決方案是這樣的:它包括承載面,上軌道滾輪部件裝于承載面下面,所述的承載面加長,并在承載面的四個邊角焊接點處,分別焊接四根帶落地滾輪的支柱,承載面下端焊接兩個套筒,帶落地滾輪的推拉式坐墊的兩側連桿分別置于兩個套筒內。
所述承載面的兩端分別安裝兩塊海綿軟墊。
原操作小車由于懸掛在主機軌道上,在不停往返運行且承載一定重量的情況下,軌道和小車本身都有不同程度的變形,導致推行不順暢,從而操作起來很費力。本發明將懸掛式改為四輪著地運行,提高該小車的運行穩定性。由于四輪著地運行,提高了穩定性,而且承載能力也增加了一倍以上。原懸掛式小車的承重量為25-30kg,超出此重量小車推行就比較困難,而四輪著地的小車可載80kg以上,且運行不受絲毫影響。
為了減輕擋車工的重復勞動,原小車一次只能平放兩筐管紗,而改造后,將小車承載面加長,現一次可平放三筐管紗,且還可疊層加放。
除此之外,在整個改造過程中,廣泛征集各方面建議,在體現上述幾點的同時還增加了一些人性化的元素,
(1).擋車工在操作運行中是用腿不停地推動小車往返于機臺頭尾,每天腿部要與小車接觸上千次,多數擋車工在長期操作下出現腿部碰出硬塊或褲子被磨破等現象,因此在設計中增加了兩塊海綿軟墊,分別裝在小車兩端,使擋車工操作時與小車的接觸變得緩和、舒適。
(2).改造后的小車不僅具有輕便靈活、載重量大、操作方便等優點,更重要的是為該小車設計制作了一個獨特的裝置,即活動推拉坐墊。該坐墊在正常操作時可隱藏于小車紗筐承載架下面,需要時可隨時將坐墊拉出,為擋車工提供休息的條件。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后,由于本發明自動絡筒機操作小車是懸掛與落地相結合的方式,能夠避免操作小車由于僅是懸掛式,一側受力,承載能力有限的問題,既在加大承載量的同時,又能實現方便擋車工正常操作。本發明是為人工喂紗式自動絡筒機特定改造的,從而解決了操作小車因懸掛式承載能力有限,擋車工操作不便的技術缺陷,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了操作小車受力不勻后推行不便的困難,降低了擋車工的勞動強度,提高了生產效率。
本發明投入成本小,加工方便,適用范圍廣,能與各種人工喂紗式自動絡筒機配套生產。本發明采用的焊接落地支撐輪,加大承載量,方便擋車工正常操作,該改造克服了自動絡筒機操作小車因是懸掛式,承載能力有限,操作不便的技術難題,為改善企業員工工作環境提供了幫助,提升了員工勞動積極性,使生產效率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附圖說明
圖1是改造前操作小車示意圖;
圖2是改造后操作小車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圖1、圖2可見,本發明自動絡筒機操作小車包括將操作小車原承載面1加長,規格由650mm×400mm×650mm變成1000mm×400mm×650mm,使其可以放置更多更重的紗筐。在改造后的承載面1的四個邊角焊接點2處,分別焊接四根帶落地滾輪的支柱5,再在支柱底部加焊四根加固件6,使操作小車平穩的與地面接觸。為了做到操作小車懸掛與落地同時,保留上軌道滾輪部件4,上軌道滾輪部件4裝于承載面1下面,去除下軌道滾輪部件3,使操作小車依然是與軌道相連。同時,在改造后的承載面1兩端分別安裝兩塊海綿軟墊7,在承載面5下端150mm處焊接兩個套筒8,帶落地滾輪的推拉式坐墊9的兩側連桿分別置于兩個套筒8內,方便擋車工操作與休息,在不用時,可隱藏于承載面下端,不會影響擋車工正常操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華茂紡織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安徽華茂紡織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462307.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利用金屬粉末摻雜樹脂漿料生產樹脂金剛線的方法
- 下一篇:一種酸奶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