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串接式充電裝置及其充電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462015.6 | 申請日: | 2011-1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87752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7-03 |
| 發明(設計)人: | 曾元利 | 申請(專利權)人: | 倫飛電腦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J7/00 | 分類號: | H02J7/00;H01M10/44 |
| 代理公司: | 上海信好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49 | 代理人: | 張靜潔;徐雯瓊 |
| 地址: | 中國臺灣臺北市***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串接式 充電 裝置 及其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串接式充電裝置及其充電方法,特別是利用一電源控制單元并配合一電源檢知單元來調控輸入電力、輸出電力以及下級供電電力,以達到完整利用所輸入的電源來對電池充電的功效。
背景技術
隨著科技發展,生活周遭的電子用品皆與電池息息相關,舉凡手機、遙控器、手電筒等等,都和電池離不開關系,而由于世界各地開始響應環保,一般一次性使用的電池逐漸被充電電池所取代,這也使得充電器相關產品也日漸發展開來,且充電效率、可充電類型范圍等參數,也成為現在充電器互相競爭的標的。
由于先前有針對需要可大量充電的充電器而發展出串接式類的擴充型充電器,就可以對多組充電電池進行充電,但是現在這類型的充電器都是一次針對單顆或是單組電池進行充電,待充飽后才換下一組或下一顆電池充電,而通常外部所輸入的充電電源是大于充電電池所需的充電電力,這就造成了剩余電力無法利用而出現浪費的情況。
請參閱圖1,其為現有技術中單一顆電池的充電狀態曲線圖。如圖1所示,一電源供應配適器(Adapter)最大可供應4.35安培的電流,而由于充電電池的特性,使充電電流最高只能提升到2.5安培,所以一開始所剩下的1.85安培就無法被利用。也就是說,任何時候,電源供應配適器所供應的總電能不能被完全利用(也就是圖中兩線間的差值),且充電的整個流程需歷時3個小時又2分鐘,如果是以傳統的充電方式進行,則在串接6組的情況下,就需要18個小時又12分鐘。
有鑒于此,本發明人思索并設計一種串接式充電裝置及其充電方法,利用充電控制IC并結合電源檢知組件,以改善上述無法有效完全利用總電能的情況,以達到提高充電效率的目的。
發明內容
有鑒于上述現有技術的問題,本發明的其中一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種串接式充電裝置及其充電方法,優先對最遠程的充電器所連接的電池進行充電,然后再分配到其它電池等順序,以達到快速充電和完整利用所輸入的電源的目的。
根據本發明的一目的,提出一種串接式充電裝置,其包含:一電源輸入端、一電源輸出端、一充電控制單元以及一電源檢知單元。所述電源輸入端接收一輸入電力。所述電源輸出端連接于所述電源輸入端,所述電源輸出端連接另一串接式充電裝置,以提供一下級供電電力。所述充電控制單元連接在所述電源輸入端及所述電源輸出端之間,以由所述輸入電力分流而取得一輸出電力,所述充電控制單元根據所述輸出電力產生一充電電力,并對一電池進行充電。以及所述電源檢知單元,一端連接在所述電源輸入端與所述電源輸出端之間,另一端連接于所述充電控制單元,以量測所述輸入電力的一供電功率。其中當所述電源輸出端連接另一串接式充電裝置時,降低該輸出電力,并將所述輸入電力完全轉換成下級供電電力,以優先對另一串接式充電裝置的電池充電,且當該串接式充電裝置的供電功率未達上限值時,剩余的該輸入電力立即分配至其它串接式充電裝置,并對該串接式充電裝置的電池進行充電。
其中,所述充電控制單元更包含一比對單元與一調節單元,所述調節單元根據所述比對單元,以控制所述充電控制單元產生充電電力。
其中,所述電源輸入端的輸入電力是由一電源供應器所提供,而其上限值相當于所述電源供應器的額定功率,且所述調節單元根據所述上限值來控制所述充電控制單元,使所述輸入電力不超出所述上限值。
其中,所述比對單元根據所述電池的規格儲存一充電電力上限值,所述調節單元根據所述充電電力上限值來控制所述充電控制單元,使所述充電電力不超出所述充電電力上限值。
其中,當所述比對單元判斷所述上限值與所述供電功率的差值大于或等于所述充電電力上限值時,所述調節單元控制所述充電控制單元產生與所述充電電力上限值相同的充電電力。
其中,當所述比對單元判斷所述上限值與所述供電功率的差值小于所述充電電力上限值但大于零值時,所述調節單元控制所述充電控制單元產生和所述上限值與所述供電功率的差值相同的充電電力。
其中,當所述比對單元判斷所述上限值與所述供電功率的差值等于零值時,所述調節單元控制所述充電控制單元不產生充電電力。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倫飛電腦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倫飛電腦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46201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