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儀表板支承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460960.2 | 申請日: | 2011-12-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29724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04 |
| 發明(設計)人: | 堀之內一彥 | 申請(專利權)人: | 鈴木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60K37/00 | 分類號: | B60K3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達劉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劉新宇;張會華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儀表板 支承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儀表板支承結構,其在轉向支承(steering?support?member)的長度方向的端部上設有側托架(side?bracket),上述側托架與車身側的部件相連結,且儀表板被支承在上述轉向支承桿上。
背景技術
以往,在上述儀表板支承結構中,像專利文獻1所公開的那樣,設置在儀表板的側部的第1托架與設置在車身的與儀表板的上壁的側部相對的部分上的第2托架相連結,儀表板被支承在上述車身部分上。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昭57-47221號公報
與其他車身部分相比,上述車身的與儀表板的上壁的側部相對的部分強度不夠。因此,如上所述的以往結構,即、在儀表板被支承在車身與儀表板的上壁的側部相對的部分上的結構中,在儀表板的上壁的側部和與該側部相匹配的其他部件的端部(例如前柱內飾板(front?pillar?trim)的下端部)相對接部分形成有間隙,存在有損上述對接部的美觀性的現象。
發明內容
本發明就是鑒于上述實際狀況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儀表板支承結構,能夠提高儀表板的上壁的側部與其他部件的端部相對接部分的美觀性。
本發明是一種儀表板支承結構,其在轉向支承桿的長度方向的端部上設有側托架,上述側托架與車身側部件相連結,且儀表板被支承在上述轉向支承桿上,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側托架上設有延長托架,
形成在上述延長托架上的被固定部固定在固定部上,該固定部形成于上述儀表板的上壁的側部。
本發明的其他特征在于,上述固定部與被固定部被前柱內飾板覆蓋而被隱藏起來,該前柱內飾板從上述儀表板的上壁的側部向上方延伸。
本發明的其他特征在于,上述固定部的固定面與上述被固定部的被固定面以越往車輛前方側越靠上方的方式傾斜。
本發明的其他特征在于,形成在上述延長托架上的接合部焊接接合在形成于上述側托架的被接合部上。
本發明的其他特征在于,在上述接合部的側部形成有向下方突出的凸緣,上述凸緣在車寬方向上與上述被接合部的側部相抵接。
本發明的其他特征在于,上述延長托架由用于與形成在上述側托架上的被接合部相接合的接合部、從上述接合部向前上方延伸的傾斜壁以及從上述傾斜壁的上端部向前上方延伸的上述被固定部構成。
采用本發明,能夠提供一種能夠提高儀表板的上壁的側部與其他部件的端部相對接部分的美觀性的儀表板支承結構。
附圖說明
圖1是儀表板與轉向支承桿的分解立體圖。
圖2是將儀表板主體安裝在轉向支承桿上的狀態的立體圖。
圖3是表示側托架的側視圖(一部分為示意圖)。
圖4是從上方觀察的延長托架的安裝結構的立體圖。
圖5是延長托架的立體圖。
圖6是從下方觀察的延長托架的安裝結構的立體圖。
圖7是從上方觀察的儀表板的側部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圖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
圖1表示汽車的儀表板1和用于支承轉向裝置的轉向支承桿3。儀表板1是合成樹脂制的成形品,配置在駕駛座及副駕駛座的車輛前方側Fr。
儀表板1的結構
儀表板主體14設定為貫穿車廂內的大致整個寬度的長度,儀表板主體14具有上壁15、與駕駛座及副駕駛座相對的靠車廂內側的前壁16以及一對左右側壁17。另外,在前壁16的車寬方向的中央部配置有車載立體聲設備(音頻類)、空調(空調設備)等的操作系統面板18,在與副駕駛座相對的前壁16的下半部設有擺動開合的雜物箱19。
如圖1、圖4、圖6所示,在上壁15的側部15S上形成有臺階部15D,從上述側部15S向下方延伸有第1凸緣15F。而且,板狀的固定片30從第1凸緣15F的車寬方向內側W1的臺階面(第1凸緣15F的表面側的面)向車寬方向外側W2突出,在該板狀的固定片30供后面將要說明的延長托架20的被固定部21固定。
上述固定片30由以越往車輛前方側Fr越靠上方的方式傾斜的固定部31和從該固定部31的車輛后方側Rr的端部立起的立起部32構成。在固定部31的前部形成有螺釘穿通孔31H,在固定部31的后部形成有向背側突出的定位凸臺31B(參照圖6)。另外,上述立起部32的靠車寬方向內側W1的部分被切開,從切口部向車輛后方側Rr延伸有截面為L字形的壁部33。截面為L字形的壁部33在與上述臺階面之間形成有槽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鈴木株式會社,未經鈴木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46096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聚合物及其制備和使用方法
- 下一篇:3D攝像調整裝置和3D攝像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