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電控噴油器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460178.0 | 申請日: | 2011-12-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418635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4-18 |
| 發明(設計)人: | 吳小軍;奚星;李亞芬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兵器工業集團第七○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F02M51/06 | 分類號: | F02M51/06 |
| 代理公司: | 太原同圓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07 | 代理人: | 王金鎖 |
| 地址: | 037036 山西***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噴油器 |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柴油機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電控噴油器。
背景技術
高緊湊、高性能供油系統是發動機燃油系統發展的主方向。然而,局促的結構尺寸與更大的噴油量、更高的噴油速率需求是矛盾的:高性能供油系統的循環噴油量、噴油速率提高,意味著在一定供油壓力條件下,噴油器的燃油通道面積要增加,而高緊湊的缸蓋接口尺寸限制了噴油器結構尺寸的增加。因此,在現有結構約束、供油壓力無法大幅度提高及在不降低現有結構的高壓密封性能條件下,要實現噴油性能的提高,必須合理利用現有結構,實現燃油通道面積的合理增加。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了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在主油道因結構限制無法增加燃油通道面積,利用副油道設計增加燃油通道面積的設計方法。
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電控噴油器,包括:噴油器體1、噴油器電磁閥2、噴油嘴偶件3、針閥彈簧4、噴油器中間件5、壓緊螺帽6,噴油器體1、噴油器電磁閥2、噴油器中間件5、噴油嘴偶件3設計成雙高壓油道,在噴油器體1上依次設有噴油器電磁閥2及噴油器中間件5,在噴油嘴偶件3根部設有針閥彈簧4,通過壓緊螺帽6將噴油器電磁閥2、噴油嘴偶件3、噴油器中間件5壓緊在噴油器體1下。采用的雙高壓油道由主高壓油道與副高壓油道構成。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的通過優化噴油器體的結構設計,在現有噴油器體上設計2條高壓油道,其中一條作為主油道與噴油器電磁閥及噴油器控制腔連通,實現對控制腔壓力的控制能力,從而實現噴油過程控制,另一條副油道根據噴油器體結構,可與噴油器電磁閥及噴油器控制腔連通再與噴油嘴偶件連通,或直接與噴油嘴偶件連通,實現了在主油道因結構限制無法增加燃油通道面積,利用副油道設計增加燃油通道面積的設計方法,從而實現了燃油通道面積成倍增加,又不降低噴油器密封性能及可靠性的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噴油器體最小截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電控噴油器,包括:噴油器體1、噴油器電磁閥2、噴油嘴偶件3、針閥彈簧4、噴油器中間件5、壓緊螺帽6,噴油器體1、噴油器電磁閥2、噴油器中間件5、噴油嘴偶件3設計成雙高壓油道,在噴油器體1上依次設有噴油器電磁閥2及噴油器中間件5,在噴油嘴偶件3根部設有針閥彈簧4,通過壓緊螺帽6將噴油器電磁閥2、噴油嘴偶件3、噴油器中間件5壓緊在噴油器體1下。采用的雙高壓油道由主高壓油道與副高壓油道構成。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實施例作進一步描述。
如圖1所示,電控噴油器主要利用電磁閥的開啟時刻與持續時間控制噴油始點與循環噴油量,因此,噴油器電磁閥響應性能直接決定了噴油器的噴油能力。由于,電磁力與磁極面積成正比,噴油器電磁閥為了達到一定的開啟速度,必須設計相匹配的電磁線圈結構形成一定的磁極面積。
圖2為現有電控噴油器體最小截面圖,如圖所示,整個噴油器體截面被電磁線圈占據了大部分,安裝用的定位銷、高壓進油道及低壓回油道只能被設計在邊緣。高壓油道必須保證有相當的密封帶,才能保證噴油器長期工作的可靠性及高壓密封性,因此被設計到截面左邊的中間位置,然而,其無法進一步增大來增加燃油通道面積。
利用與回油道對稱的位置,設計新增一條高壓油道,在不改變主高壓油道密封狀態條件下,充分利用了噴油器體的其余結構,實現燃油通道面積的成倍增加。利用仿真工具分析,在相同噴油時間內,副高壓油道設計可以提高8%左右的噴油量,其與噴油器電磁閥、噴油器控制腔連通或不連通對噴油性能影響可以忽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兵器工業集團第七○研究所,未經中國兵器工業集團第七○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46017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