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編碼方法以及裝置、解碼方法以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459813.3 | 申請日: | 2011-03-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85485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9-19 |
| 發明(設計)人: | 楊海濤;龐超;區子廉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N7/26 | 分類號: | H04N7/26;H04N7/5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129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編碼 方法 以及 裝置 解碼 | ||
1.一種解碼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對接收到的碼流進行解析得到量化深度參數,所述量化深度參數用于表示最大編碼單元LCU中具有獨立量化參數QP的最小圖像塊尺寸;
將每一個尺寸大于或等于所述最小圖像塊尺寸的編碼單元CU作為一個參考CU;
對于每一個參考CU,判斷該參考CU的左CU是否存在,若存在,則將該左CU的QP作為該參考CU的QP預測值;
若該參考CU的左CU不存在,且該參考CU的上CU或該參考CU的前一被解碼CU存在,則將該上CU的QP或前一被解碼CU的QP作為該參考CU的QP預測值;
若該參考CU的左CU,上CU以及前一被解碼CU均不存在,則根據該參考CU所屬的條帶以及圖像確定該參考CU的QP預測值;
對于每一個滿足預置條件的CU,從碼流中解析得到其QP差;
根據所述各CU的QP預測值以及解析得到的QP差計算各CU的QP;
按照所述各CU的QP對各CU進行解碼。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對接收到的碼流進行解析得到量化深度參數包括:
從序列的序列參數集中,或圖像的圖像參數集中,或條帶的條帶頭信息中解析得到所述量化深度參數;
所述量化深度參數用于表示所述序列、或圖像、或條帶中每一個LCU中具有獨立QP的最小圖像塊尺寸。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對接收到的碼流進行解析得到量化深度參數包括:
對于每一個LCU,解碼端從按解碼次序第一個在其壓縮碼流中存在非零量化后變換系數的CU中解析得到所述量化深度參數;
所述量化深度參數用于表示所述在其壓縮碼流中存在非零量化后變換系數的CU所屬的LCU中具有獨立QP的最小圖像塊尺寸。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對于尺寸小于所述最小圖像塊尺寸的CU,確定該CU所屬的最小圖像塊,并將該最小圖像塊的左上CU作為一個參考CU。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未經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459813.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蒿子面
- 下一篇:間隙式填充繩及采用該填充繩的光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