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顯示裝置的方位自動調整方法、系統及顯示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459728.7 | 申請日: | 2011-12-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41087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04 |
| 發明(設計)人: | 呂巖 | 申請(專利權)人: | TCL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5D3/12 | 分類號: | G05D3/12;H04N21/422 |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專利商標事務所 44237 | 代理人: | 張全文 |
| 地址: | 516001 廣東省惠州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顯示裝置 方位 自動 調整 方法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顯示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顯示裝置的方位自動調整方法、系統及顯示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用戶對個性化信息的需求不斷提高,智能電視已經開始成為繼計算機和手機之后的第三種信息訪問終端,它能夠實現網絡搜索、網絡新聞、網絡視頻電話、網絡電視(IP電視)、視頻點播及數字音樂等多種應用服務。
然而,由于智能電視的顯示裝置有其自身的可視角度(視角),使得不同位置的用戶的觀看效果不同。當用戶在觀看電視的過程中移動位置,或者多人觀看電視節目時,智能電視的顯示裝置無法自動調整其方位,以適應用戶位置移動后或者多用戶的觀看,從而降低了電視的觀看效果和用戶體驗。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顯示裝置的方位自動調整方法,旨在解決現有的智能電視顯示裝置無法自動調整其方位,以適應用戶位置移動后或者多用戶觀看的問題。
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一種顯示裝置的方位自動調整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驟:
采集顯示裝置視角范圍內觀看者體溫對應的紅外信號,從采集到的所述紅外信號中分離出預設強度的第一紅外信號;
確定第一紅外信號對應的目標在預設平面坐標系中的坐標,所述第一紅外信號對應的目標在所述平面坐標系中形成的一個或多個圖形;
根據每個圖形的中心位置確定所述顯示裝置的橫向旋轉方位和縱向旋轉方位;
根據所述橫向旋轉方位和縱向旋轉方位旋轉所述顯示裝置。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還在于提供一種顯示裝置的方位自動調整系統,所述系統包括:
紅外信號分離單元,用于采集顯示裝置視角范圍內觀看者體溫對應的紅外信號,從采集到的所述紅外信號中分離出預設強度的第一紅外信號;
圖形確定單元,用于確定第一紅外信號對應的目標在預設平面坐標系中的坐標,所述第一紅外信號對應的目標在所述平面坐標系中形成的一個或多個圖形;
方位確定單元,用于根據每個圖形的中心位置確定所述顯示裝置的橫向旋轉方位和縱向旋轉方位;以及
旋轉單元,用于根據所述橫向旋轉方位和縱向旋轉方位旋轉所述顯示裝置。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還在于提供一種顯示裝置,所述顯示裝置包括上述顯示裝置的方位自動調整系統。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通過采集顯示裝置視角范圍內觀看者體溫對應的紅外信號,從采集到的紅外信號中分離出預設強度的第一紅外信號,確定第一紅外信號在預設平面坐標系中的坐標,確定第一紅外信號對應的目標在平面坐標系中形成的一個或多個圖形,根據每個圖形的中心位置確定顯示裝置的橫向旋轉方位和縱向旋轉方位,進而旋轉顯示裝置,從而根據顯示裝置視角范圍內觀看者的位置實現了顯示裝置方位的自動調整,解決現有的智能電視顯示裝置無法自動調整其方位,以適應用戶位置移動后或者多用戶觀看的問題,提高了顯示裝置的智能化和人性化程度。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一提供的顯示裝置的方位自動調整方法的實現流程圖;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一提供的顯示裝置的方位自動調整方法中環境溫度為20℃和35℃時人體體溫輻射的紅外信號分布圖;
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二提供的顯示裝置的方位自動調整方法的實現流程圖;
圖4是本發明實施例三提供的顯示裝置的方位自動調整方法的實現流程圖;
圖5示出了本發明實施例四提供的顯示裝置的方位自動調整方法的實現流程圖;
圖6是本發明實施例五提供的顯示裝置的方位自動調整系統的結構圖;
圖7是本發明實施例六提供的顯示裝置的方位自動調整系統的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的具體實現進行詳細描述:
實施例一:
圖1示出了本發明實施例一提供的顯示裝置的方位自動調整方法的實現流程圖,為了便于說明,僅示出了與本發明實施例相關的部分,詳述如下:
在步驟S101中,采集顯示裝置視角范圍內觀看者體溫對應的紅外信號,從采集到的紅外信號中分離出預設強度的第一紅外信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TCL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TCL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459728.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卡合門結構
- 下一篇:一種火電廠燃煤智能調度系統





